吉西他滨,培门冬酶,顺铂和地塞米松(DDGP)在晚期NK/T细胞淋巴瘤中的疗效及其与EB病毒转化的相关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y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ENKTCL)是恶性淋巴瘤中的少见类型,侵袭性较高。其临床分型主要分为鼻和鼻型。ENKTCL根据所涉及的不同器官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目前ENKTCL的治疗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各大指南均推荐首选临床试验。我们中心为治疗晚期(III/IV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通过前期的预实验最终制定出DDGP化疗方案(吉西他滨,培门冬酶,顺铂和地塞米松),为进一步评价DDGP方案在III/IV期ENKTCL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开展了本研究。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是一种DNA病毒,属疱疹病毒科,约90%的人可受其感染,该病毒与许多疾病有关。既往研究表明EB病毒在ENKTCL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但确切的病因学仍未确定。EBV-DNA是评估ENKTCL患者临床预后的关键指标。然而有关治疗期间EBV-DNA拷贝数的动态变化与ENKTCL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尚无报道。本研究探讨了晚期ENKTCL患者经DDGP方案治疗前后,EBV-DNA的转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本临床试验招募的64例新诊断的晚期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均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1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ENKTCL的诊断由两位来自病理科的经验丰富的教授验证,均符合2008年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标准。所有患者行相关检查全面评估病情后给予DDGP化疗方案6周期,评估DDGP方案在晚期(III/IV期)ENKTCL患者中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治疗期间监测患者治疗前后EBV-DNA定量的转化情况,评估EBV-DNA的转化对ENKTCL临床疗效的影响。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EBV-DNA转阴与ENKTCL预后的相关性。通过χ2检验对不同EBV-DNA复制率各组之间的ORR和DCR进行比较。各组之间生存率的比较用log-rank法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EBV-DNA阳性率:64例患者中有28例EBV-DNA阳性,36例为阴性,阳性率为43.75%(28/64)。
  2.DDGP方案的近期疗效:64例ENKTCL患者接受治疗后39例CR(39/64, 60.94%)、12例PR(12/64,18.75%)、2例SD(2/64,3.13)%)、11例PD(11/64,17.18%),ORR和DCR分别为79.69%(51/64)和82.81%(53/6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EBV-DNA阳性组和EBV-DNA阴性组中ORR分别为78.57%(22/28)和80.56%(29/36),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845)。EBV-DNA阳性组和EBV-DNA阴性组的DCR为78.57%(22/28)和86.11%(31/36),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428)。EBV-DNA阳性组中,经过DDGP方案化疗后15例患者EBV-DNA转阴,转阴率为53.57%(15/28)。EBV-DNA转阴组的ORR和DCR均为93.33%(14/15),未转阴组的ORR和DCR均为61.53%(8/13),两组ORR及DCR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41)。
  3.DDGP方案的远期疗效: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40个月,最终随访时间2018年4月。64名ENKTCL患者的1年,2年和3年的PFS分别为77.00%,67.80%和62.00%;1年、2年和3年的OS分别为81.50%、74.9%和74.90%。亚组分析中,EBV-DNA阳性组1年、2年和3年PFS分别为70.30%、67.50%和67.50%,EBV-DNA阴性组1年、2年和3年PFS分别为79.90%,68.80%和58.6%,两组间PFS均无显著性差异(P=0.812)。EBV-DNA阳性组1年、2年和3年OS分别为73.75%、62.6%和62.60%,EBV-DNA阴性组1年、2年和3年OS分别为89.90%、85.4%和85.40%,两组之间OS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46)。DDGP方案治疗后EBV-DNA转阴组的1年PFS为90.90%,显著高于未转阴组的43.1%(P=0.003)。转阴组和未转阴组的1年OS分别为93.30%和44.90%,转阴组明显高于未转阴组(P=0.017)。
  4.DDGP方案主要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凝血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64例患者中48.4%(31/64)的患者出现III-IV级白细胞减少症,62.5%(40/64)患者出现I-II级贫血,42.2%(27/64)患者出现III-IV级血小板减少症,65.6%(42/64)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轻度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7.5%(24/64)。
  结论
  在晚期ENKTCL患者中,DDGP方案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治疗后EBV-DNA的转归与患者的疗效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期刊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一种无创性治疗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多种良、恶性肿瘤的治疗。提高效率及安全性是HIFU发展的迫切要求,引入增效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纳米级超声造影剂不仅可以实现超声显像,同时具有很好的HIFU增效作用。但其显影能力不及微米级超声造影剂,靶向性不够全面,不能适应HIFU治疗的普遍需要。  双歧杆菌是人
期刊
第一节SSRI类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自杀未遂青年抑郁症的比率低频振幅研究  目的:抑郁症导致的自杀是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药物联合CBT(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治疗是有效的干预措施,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功能磁共振静息态比率低频振幅值(fALFF, 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
学位
衰老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是指机体各器官的结构和生理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的过程。人类平均寿命在近几十年里有了显著的增长,至21世纪全球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与年龄相关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的发病率、患病率及死亡率也逐年上升。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常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的损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同时也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及
学位
第一部分:液固相变的生物磁铁的制备及其表征和载葡萄糖氧化酶的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及其表征和体外催化性能  目的:  1.制备通过溶剂交换发生液固相变可充磁的生物磁铁(NdFeB/Fe3O4/PLGA(NFP)),并进行表征和基本性能检测。  2制备超顺磁性的四氧化三铁并使其连接葡萄糖氧化酶(GOx),并对其进行表征和连锁催化性能的检测。  3NFP生物磁铁和FPGs的细胞毒性实验,荧光共聚焦观
学位
报纸
期刊
背景:在乳腺癌治疗过程中,由于常规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小分子抑制剂的靶向治疗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乳腺癌的靶向药物较少,特别是针对三阴性性乳腺癌的靶向药物目前几乎没有,因而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仍是一个挑战。近年来Bromodomain和Extraterminalmotif(BET)家族蛋白的抑制剂在三阴性乳腺癌中显示出很强的抗肿瘤活性,有望成为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药物。然而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