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气与馆阁气的调和——吴宽尚“淡”艺术思想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lsful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吴宽尚的艺术思想进行了研究。滥觞于老庄思想的尚“淡”意识,意为平淡天真、萧散简远、淡逸雅秀。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淡”被广泛应用于哲学、文学、书画艺术等领域,它是艺术家顺应心灵感受、遵循自然法则,由自然到人工,再由人工而自然所创造出来的外表平和清淡而内在意永味长的艺术境界。于平淡朴实之中见深厚的艺术修养和精湛的创作功力,逐渐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至高追求和审美理想。活跃于明代中期吴中、京城两地的朝廷高官吴宽,是成化八年的壬辰科状元。随着科举及第,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年少时便希图避世的吴宽,却因生活需要无法退隐,于是在仕宦与隐逸之间选择了折中之举----“吏隐”的生活状态。然吴宽其人清静淡泊,为官清正,又行履端洁,与人友善,不论是朝廷重臣如李东阳、谢迁、王鏊等人,还是山林布衣如沈周、史鉴等人,皆是吴宽生活中的交游好友。吴宽是名噪一时的书法家,却在明中叶“馆阁”书风的笼罩下,一反当时书坛畅行的纤媚姿态,转而学苏体之端庄凝重、自然平淡,被认为是吴中后起之秀“吴门书派”先导。在当时的文坛亦享有盛誉,其行文有古法,藴藉简淡,理致悠长;诗有唐格,浑然天成,不见痕迹,为一时馆阁巨手。这样一位在明代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理应该在后世名声大噪,比肩于如书坛之文徵明,如文坛之李东阳,或如隐士之沈周,而事实恰非如此。个中原因,自与其人格特质与人生追求不无关系。然而,书法与诗作为表现人格、创造意境、反映生命的艺术形式来说,其本性是完全一致的。诗是心有所感而发,是触动心灵深处痛痒的寄寓方式。书法,则是不可名状之心灵姿态与生命律动,是艺术之最高境界,完全是出自性灵的自由表现。吴宽对诗文书画的偏爱,对政治的刻意疏远,以及“山林气”的自然融入,无不体现其毕生的生活状态以及艺术创作对“淡”之思想的推崇与不懈追求。
其他文献
明清画坛,龚贤的作品面貌独特,《夏山过雨图》是其黑龚面貌的代表,南京地区的地质地貌也是其作品风格的源泉之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黑龚面貌以及独特的审美意境。   本文从
中国工笔人物画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经典名作。中国绘画历来注重对写意性的追求,并以追求写意性为自己独特的美学理念。中国画的写意性和我们常说的
学位
期刊
乳剂绘画材料历史悠久,在绘画材料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所讨论的新型乳剂绘画材料是继传统的蛋彩、酪彩、皂化蜡等乳剂绘画材料和丙烯、乙烯、纤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