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朝亡国谶言是秦朝末年反秦者使用的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舆论宣传工具。秦朝亡国谶言的传播与秦政权走向灭亡之间具有重要关联。历史事实从反面证明,若不能及时、合理地应对不利言论,则有可能“一言成谶”,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论文针对秦朝亡国谶言产生与传播的特定史实进行具体分析,在对比秦汉社会舆论处理方式的基础上,为如何应对不利于国家发展的言论进行了思考。绪论部分主要论述选题的学术背景与研究意义,对“秦朝亡国谶言”进行界定,描述相关研究成果,对研究思路与方法做出说明。第一章对秦朝亡国谶言传播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在阅读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论文对秦朝亡国谶言传播背后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阶级背景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秦朝统治政策、文化政策、官吏队伍对亡国谶言传播的影响。第二章主要对秦朝亡国谶言的传播内容进行分析。利用文献分析法,以《史记》等史料为研究文本,对符合概念界定的秦朝亡国谶言内容进行了列举,将谶言分为诅咒、造神、模糊三大类型,并对不同类型谶言的特征进行分析。第三章对秦朝亡国谶言的群体传播渠道进行挖掘。秦朝亡国谶言传播中存在多个群体传播渠道:战国时期其余六国贵族这类反秦者渠道;儒家群体渠道;被秦朝统治政策压迫的豪富群体渠道;秦官方渠道。第四章主要对秦朝亡国谶言传播的影响进行分析。秦统治者的错误应对扩大了谶言传播的影响,陈胜等人利用秦朝亡国谶言从事反秦活动,民间力量最终也转投反秦者的怀抱。论文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选取有关刘邦的秦朝亡国谶言进行研究,对其如何影响刘邦的反秦行为,为刘邦提供实质帮助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秦朝之后的谶言传播情况,分析了秦朝亡国谶言对后世谶言形式的影响。第五章是对秦朝亡国谶言传播的启示进行分析。主要包含汉代的社会舆论处理方式和可供当代借鉴的经验。汉朝在时间和制度上与秦朝有着密切联系,论文对汉朝的相关政策进行深入发掘,列举了汉朝不同于秦朝的社会舆论处理措施。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总结出对现代社会舆论引导有价值的启示。秦汉的不同命运说明只有重视社会舆论,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才能实现对舆论的有效引导,降低舆论发酵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在以上基础上,论文提出增强民众国家认同的观点,认为发挥媒体的作用,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有利于塑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可从根本上减少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舆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媒介手段如何进步,类似秦朝亡国谶言这样的社会舆论出现都不可避免。这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舆论在内容、形式、传播手段上会有所改变,内在核心却不会变,总会试图用语言等手段对社会、国家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以史为鉴,了解秦朝亡国谶言传播的具体情况,有利于政府对社会舆论传播有清晰的把握,从而提高应对、引导措施的科学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