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动词方向词化的认知识解——基于英汉语料库的对比分析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bornfd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认知识解理论下,以英汉语中移动动词的方向词化为研究目标,在英国国家语料库、当代美国英语语料库及现代汉语语料库为主要佐证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方向鉴别式“S+V+O”或“S+V”,提取英汉移动动词的词化方向,并对其在方向层级、方向导向、空间结构上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英汉语的认知主体在表述移动事件上识解机制特征。
  本文发现:(1)英语移动动词有17类词化方向,汉语移动动词有19类,其共有方向为:[+非固定]、[+目标导向]、[+前进]、[+前方导向]、[+向上]、[+向下]、[+离地]、[+他向]、[+圆周]、[+弧线]、[+先上后下]、[+向后]、[+向内]、[+先去后回];此外,英语自有方向为:[+无序]、[+中心向周围]、[+Z型方向],汉语为:[+向外]、[+相向]、[+相反]、[+扩散]、[+集中]。
  (2)英汉语移动动词活跃度高的词化方向数量相当,[+前进]、[+他向]均属高活跃度方向,[+先上后下]、[+先去后回]均属低活跃度方向:英语移动动词词化方向的包容性在数量不及汉语移动动词,但其包容程度更高;英汉语移动动词高详细度的词化方向数量均较少,但英语移动动词低详细度的词化方向更多:英汉语移动动词简单词化方向的数量均较多,但英语移动动词复杂的词化方向更多;汉语移动动词词化方向多成对出现,在立体方向的表现力上更为明显。
  本文认为,上述发现来自于英汉语认知主体对移动事件的不同识解特征,认知主体在视窗i中识解移动事件,在视窗i+1中识解词化的方向。英语认知主体在6种视窗下识解方向,包括维度变化方向、向心方向、指向方向、高度方向、距离方向、面朝方向,而汉语使用者在4种视窗下识解,向心方向、指向方向、面朝方向和距离方向,汉语认知主体的视窗抽象程度高。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期刊
近年来,为了有效地实现中日两国的交流,网络新闻作为一种迅速,便利的手段被广泛采用。但是,怎样才能将中国的信息准确、明了而且有效地传达给日本人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在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原理的基础上,从本国化翻译和异国化翻译这两个观点进行了分析。具体研究方法为,以中国新闻媒体最早开办,影响力最大的新闻网站“人民网”中的中文新闻为ST(SourceText原文),与同网站的日语
学位
会议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最常用的手段,课堂教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提问的质量或有效性。尤其在语言课堂中,提问既是教学于段又是教学内容,所以,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外语言教学研究的焦点。目前的提问研究,多是从提间的类型,使用频率,提问后的等待时间,提间的分布及反馈形式等方面研究课堂提问话语的结构特点,而从功能的角度研究提问话语,展示提问在课堂教学意义构建中所起作用的研究则较少,这一现象在国内
学位
期刊
会议
会议
元话语是指用来组织语篇、引导读者、表明作者态度的语言于段。目前,英汉小说体裁中元话语于段使用的对比研究尚不多,在不同语境中体现小说人物身份的元话语于段的研究也鲜有涉及。本文主要探讨态度元话语如何构建小说人物身份,考察了其如何体现小说人物对事物和行为的态度,丰富了元话语的框架,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来分析古典小说,以此来加深对古典小说的解读。  本文选取曹雪芹《红楼梦》原著和霍克斯英译本前八十四中王熙凤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