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始于1996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时至今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经历十余年探索之路,目前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从非均衡利率过渡到均衡利率,作为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础,利率形成机制的变化不可避免会对金融市场以及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的运行形成较大冲击。从各国的经历可以看到,在短期内,利率市场化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挑战,原有业务受到“金融脱媒”的冲击,经营陷入困境,严重的甚至发生金融危机。正因为如此,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各方对商业银行业前景的担忧也有所增加。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究竟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怎样的影响?商业银行又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来应对可能的挑战?从银行运营的本质出发,探索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抵御风险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银行恒久价值,是我们在面对种种利率市场化时需要时常思考的问题。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进行阐述,首先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进程及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现状进行概述,其次参照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当前现状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然后对国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了一定介绍,分析并说明了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的几点启示。文章最后部分针对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重点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应采取的措施。如加强商业银行的业务调整、建立金融产品的定价体系、加强经营风险管控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