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抗生素药物类的使用量也逐年增加。以集中养殖为主散养为辅的内蒙古牧区,兽药抗生素的残留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黑炭/生物质炭在有机污染物的迁移和生物可利用性中起重要的作用。本课题以兽药链霉素为目标污染物,通过振荡平衡法研究了此类抗生素在生物质炭和添加生物质炭的土壤上的吸附、解吸行为,以及老化后的生物质炭对土壤吸附、解吸链霉素的影响。在本研究中,以玉米秸秆和牛粪为碳源,在不同的煅烧条件下和不同的后处理条件下制备了生物质炭。用元素分析、热重分析、FTIR(红外光谱)、SEM(扫描电镜)、BET-N2(比表面积)、阳离子交换量(CEC)和孔径分布来表征生物质炭的性质。生物炭对链霉素吸附-解吸等温线可以很好的用Freundlich模型拟合。酸洗的生物质炭对链霉素的吸附-解吸能力强于水洗的,这可能是由于酸洗生物质炭的碳含量多。在不同温度下煅烧的生物炭,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吸附解吸链霉素的能力增强。在700℃下制备的生物质炭的吸附性质优于酸洗黑炭的,这可能与它具有显著的孔效应,含氧官能团和阳离子交换量等性质有关。对于整个吸附过程,吸附作用的相对贡献大于分配作用的相对贡献,而且它们在土壤吸附的过程中对整个吸附链霉素都起到了促进的作用。链霉素在自然燃烧生物炭上的解吸存在滞后效应,而在限氧煅烧制备的生物炭解吸较快。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约pH6.0时,生物质炭吸附链霉素的能力最强;另外,腐殖质的加入由于存在竞争吸附抑制了链霉素的吸附。向土壤中按照1%的比例添加生物质炭后加强了对链霉素的吸附能力。这对于评估生物质炭在土壤中吸附链霉素的贡献是很重要的。老化后的生物炭可能由于阳离子交换量的降低和有机质阻碍了吸附位点,导致其吸附-解吸链霉素的能力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