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站点周边慢行空间评价及优化方法研究

来源 :北方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pfl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快速推进,城市空间呈现出多中心、网络化特征,居民出行方式更加多元。轨道交通因其运载量大、服务距离长、到达准时等优势,成为居民日常出行的主要选择。轨道站点周边区域作为重要的接驳空间,不仅是轨道系统良好运行的助力,还是与城市衔接的纽带,其品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居民出行感受。伴随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生长,对站点周边慢行空间进行优化提升成为城市更新工作的重点。基于此,本文通过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以轨道站点周边慢行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角度出发,以出行者感受作为研究重心,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实地调研法等方法筛选评价指标。通过AHP层次分析法,以便捷性、安全性、舒适性三个维度建立轨道站点周边慢行空间评价体系,归纳轨道站点周边慢行空间优势及不足,对轨道站点周边慢行空间评价体系中的评级指标相关性进行分析,探究不同评价指标的相关性高低,并根据受访者社会属性对评价指标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路径连续化、微观环境设施精细化、慢行友好化、全龄适宜化等角度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未来轨道站点周边慢行空间优化工作提供新思路。在研究路线上,首先,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明确相关概念,界定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梳理研究内容及方法,构建论文的研究框架,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筛选合适本研究的评价方法,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其次,结合出行者需求,筛选评价指标,形成“目标-准则-指标”三级评价体系,构建轨道站点周边慢行空间评价模型。再次,本文在评价过程中,选取发展较为成熟的轨道站点周边慢行空间实际案例,结合现状,根据评价模型,得出评价结果并分析,为后续优化提供更可信、更科学的支撑。最后,从便捷性、安全性、舒适性三个准则及社会因素角度出发,根据评价及分析结果,提出优化策略,结合相关重点区域进行优化设计,以点带面,提升轨道站点周边慢行空间综合品质。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槐花中槲皮素用超临界CO2提取的工艺研究。方法先采用单因素考察夹带剂的浓度,再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萃取的温度、萃取的压力、夹带剂的量对超临界CO2萃取槲皮素的影响,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槲皮素的含量。结果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25 MPa,加95%乙醇为夹带剂,夹带剂的量为500ml。所得的槲皮素品质最好,含量最高。结论用超临界CO2法从槐米中提取槲皮素有效成分上,具有一定的优
会议
在审计理论研究过程中,审计方法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它不仅影响到审计结果,还有助于研究者在审计理论上的提高。审计方法是否科学,是否适当与审计理论直接相关。本文结合审计方法中的规范法和实证法,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参照WS/T 652-2019方法,测定志愿者空腹和食用6款配方奶粉后7个时间点血糖值和胰岛素值,观察血糖及胰岛素分泌曲线变化并计算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 GI)、血糖负荷(Glycemic load, GL)、胰岛素指数(Insulin index,II),分析GI与奶粉营养素关联性。结果显示:配方奶粉的血糖及胰岛素应答曲线均较葡萄糖平稳,经计算GI值分别为:40.3±10
期刊
自2003年开始,广州地铁先后在4号线、6号线、14号线和21号线采用了节段预制桥梁技术,从开始应用阶段的节段预制简支梁逐渐发展为连续刚构。为了更好地推动节段预制桥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发挥节段预制连续刚构的优势,对节段预制桥梁技术在广州地铁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总结;对节段预制简支梁和连续刚构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后者可以节省建设期总造价和运营期支座维养费用;提出了技术提升建议:标准段桥梁跨度尽可能统一
期刊
以广州地铁十四号线轻轨高架桥为研究背景,通过脉动测试及列车运营测试分析,重点研究了一联三跨柔性薄壁高墩连续刚构桥的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桥梁实测基频2.197Hz大于设计值1.794Hz,桥梁刚度满足要求;柔性薄壁边墩的动力响应对列车运行速度不敏感,且列车刹车及会车状态下不是桥梁柔性薄壁边墩最大受力状态。
期刊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CO2地质封存与利用是构成CCUS的主要环节,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践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详细阐述CCUS技术的起源、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国内外CO2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的示范工程等发展现状,结合"双碳"目标,总结和分析目前CO2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在国内外的综合应用现状,并对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下一阶段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
会议
在Imagination(畅想)摄影测量系统空三加密软件基础上,以数字长沙县地理信息基础框架建设项目中的1∶1 000 DLG生产为例,论述GPS/BD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在大比例尺测图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优势。
期刊
为研究Y墩及0#块临时支架的优化方案,文章以主跨148m的勇进路大桥Y墩刚构为工程背景,从各方案的经济性和结构安全性两个角度出发,通过估算钢管桩耗材和建立临时支架三维空间有限元施工过程模型,对比分析了采用既有栈桥承载、独立支撑体系和整体支撑体系三种临时支架方案。结果表明,既有栈桥承载钢管桩耗材较少,但贝雷梁跨度12m过大,无法提供安全可靠的支撑作用。独立支撑和整体支撑体系钢支架结构应力水平接近,均
期刊
珠江海心岗大桥主桥采用主跨250m的预应力砼连续刚构,通过近二十年持续对主桥线型监控和质量检测,验证在计算理论、构造设计和理念创新方面的工程应用效果。在交通强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回顾同类型桥梁结构的设计与实践经验,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现实的工程借鉴意义。
期刊
以板状刚玉、氧化铝微粉、纯铝酸钙水泥、减水剂等为原料,研究了水泥加入量对刚玉浇注料性能的影响。随着水泥量的增加,试验结果表明:(1)110℃处理后试样的气孔率逐渐降低,体积密度变化不大;中高温处理后,试样的显气孔率增加,体积密度降低;(2)中高温处理后,试样的抗折、耐压强度逐渐增大;(3)中高温处理后,试样的线变化率增大,其中经1 450℃处理后的试样线变化率较高,经过1 650℃处理后,试样的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