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开展行政改革。而自80年代初期以来,出现了政府规模、政府管理范围,特别是官僚体制的猛烈抨击。政府规模不断膨胀的现实表明,压缩政府规模的措施难以卓见成效,于是政府不得不求助于改变其管理方式的做法。随着产品的充足供应,顾客需求的个性化和信息的迅速发展,顾客的选择机会和选择权力大大加强,生产者导向型社会逐渐向顾客导向型社会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而且也日渐为政府所模仿。与企业一样,随着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和公众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政府迫切需要摆脱以高高在上的官僚机构自居,只管生产而不顾公众需求的形象,树立起“为顾客服务、对顾客负责”的新的顾客导向型政府的形象。至90年代,西方国家诸如美、英、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在改革中都把顾客导向作为重要原则,并逐渐形成了塑造服务型政府的全新行政理念。较之西方国家,中国行政改革起步较晚,虽然改革至今在理论和实践上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总体上看,以往改革主要侧重于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问题,而对改革的目标方向未能给予足够重视,这种局限不仅束缚对改革路径的探寻,而且影响改革的实践效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在2007年召开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同志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服务型政府写到了报告里,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继续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确定了基本方向和目标。无论从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探索来看,还是从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来看,现在各级地方政府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从中央到地方在此认识基础上都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此背景下,理论界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不少论著在评介西方行政改革理论的基础上对WTO条件下我国实现政府模式转换的紧迫性、服务型政府内涵及改革路径作了较深人的阐述,但对于如何通过实施运行机制创新以尽快实现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目前实证研究涉及较少。本文在对永济市公共服务现状作深人调研的基础上,对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及改革路径作具体分析,通过对永济市公共服务的调查,基于农民基本公共服务的现实需求,分析农村民生类、生产类、公共安全类和环境保护类基本公共服务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发展永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