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母爱孕育的女性意识:探析《磨砺》中罗莎蒙德女性意识的成长历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050820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1939—)早期小说主要以青年知识女性为主,描写知识女青年在男权社会中的窘境、困惑及其为争取独立和实现自我价值而进行的不懈努力。与女权主义激进派所不同的是,德拉布尔并不拒绝做良母。相反,她把母爱作为现代女性追求自我完善的主要途径,认为对孩子付出母爱可以使她们得到磨练和精神上的满足,在不断的进取中找寻到自己的人生坐标,以实现其社会价值。《磨砺》发表于1965年,是德拉布尔的第三部小说。小说的主人公罗莎蒙德是一个女博士研究生,一方面渴望爱情,而另一方面又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不愿意陷入情感和婚姻的泥淖,然而一次偶然的激情却让她意外怀孕。经过反复思考后,她决定把孩子生下来,担当起做未婚母亲的责任。在抚养孩子的艰辛过程中,她对自己和社会都有了一个更为广阔和深入的认识。论文以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工具,分析了罗莎蒙德身为母亲前后的心理变化及其女性意识的发展轨迹。论文主体分为三章,分别从三个阶段来论述《磨砺》中主人公罗莎蒙德女性意识的发展变化。第一阶段是罗莎蒙德怀孕之前的前女性主义意识阶段。作为知识女青年,她具有独特的叛逆精神和一定的独立意识;她渴望爱情,需要被爱,但同时又拒绝与男性的性爱行为,原因是怕因此而受制于男性。这是她女性主义意识的朦胧阶段。第二阶段是罗莎蒙德在怀孕过程中的女性主义成长过程。得知自己怀孕并做出将孩子生下来的决定后,她的女性意识开始凸现。朋友的劝说以及未婚先孕的痛苦虽然也曾让她彷徨,但她最终坚持自己的决定。在这一过程中她的女性意识变得清晰、强烈和坚定。第三阶段论述母性所催生的强烈女性意识。孩子的诞生使她产生了女人特有的幸福感和自信感。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母爱的强大力量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她自己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找到了真我,踏上了实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征程。通过上述三章的论述,论文结语在总结德拉布尔女性主义主要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母性这一主题在女性主义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提出了将母爱作为女性主义新出路所存在的问题。
其他文献
语言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敏感、最活跃的部分,发展最为迅速,新词不断增加,旧词不断延伸出新义。新词是语言的“刀锋”,一方面展示了词汇的构词规律、意义特
安妮塔·布鲁克纳(Anita Brookner,1928—)在小说中以生动地塑造知识女性形象而著称,描写知识女性的生存经验成为其作品的鲜明特色。《湖滨旅店》是布鲁克纳的女性系列代表作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是英国当代颇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水之乡》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学界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拟剖析《水之乡》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系统揭示斯威
就其使用频率而言,影视翻译正在历经一场革命。这场变革首先体现在对影视翻译需求的增加以及影视翻译作品的多样性。长久以来,相较字幕翻译,配音在中国一直是主流。在全球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