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产生于土家族地区的八宝铜铃舞为研究对象,在前辈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运用美学理论和舞蹈动作分析法从舞蹈本体切入,并借助于民族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舞蹈文化内涵切入,试图从纵向上探讨舞蹈的起源、流传及当代的发展,从横向上分析八宝铜铃舞的形态特征和内在含义,从而勾勒出八宝铜铃舞的全貌,将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民族艺术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本文采用了田野调查、文献分析、形态描述、文化阐释等方法,以土家族梯玛仪式中的八宝铜铃舞为研究主体,把八宝铜铃舞作为梯玛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研究,试图将八宝铜铃舞的舞蹈表现形式、风格特征、形态特色及其他重要的舞蹈要素融入土家族历史的、文化的大背景下展开,深入地、多维地分析、研究,以找寻其作为仪式中舞蹈的功能和特点以及它所蕴含的更为深层的文化含义。本文分为序言、四个章节和结语三个部分。序言概述了梯玛仪式的主体“梯玛”的来源、宗教信仰以及和八宝铜铃舞的关系,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研究资料与方法,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第一章主要阐释了梯玛文化的发生、传承和八宝铜铃舞的源流(历史上的八宝铜铃舞、现当代八宝铜铃舞)两个部分来分析八宝铜铃舞的发生和发展;第二章从八宝铜铃舞的舞蹈主要动作、肢体动作、常见的脚下舞步以及舞蹈的音乐、歌词、舞蹈的动态特点等方面分析土家族文化(历史文化、农事生产、宗教信仰、民族精神)凝结在艺术形态中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含义;第三章主要分析、研究了八宝铜铃舞所依存的环境“梯玛仪式”的文化信仰特征、社会功能以及八宝铜铃舞作为仪式舞蹈的文化内涵和功能:第四章对八宝铜铃舞的生存状态深入了解,对其舞蹈的继承和发展和保护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认识。结语,对本文一些认识性成果作总结与概括。本文的新视点在于,尝试运用舞蹈学研究方法,对土家族舞蹈艺术形态进行论述,一方面从纵向探讨八宝铜铃舞的起源、流传、变化和发展,另一方面从横向上关照八宝铜铃舞的艺术形态和舞蹈特征中赋予的文化内涵,不同时期八宝铜铃舞形态的演变情况,以及当代民间八宝铜铃舞艺术形态的变化和舞台创作中舞蹈形态的变化特点和创作趋势。拓宽了对八宝铜铃舞的研究视角,为土家族艺术研究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