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节奏日益加快,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革命逐渐打破传统工业革命在经济发展中的“强势地位”,发挥出自己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得意于高新科技的广泛发展和运用,经过不断改造和升级的服务业也一改过去结构单一、创新不足的传统形象,而逐步展现出自己崭新的一面。信息科技、会展、咨询、创意等新的业态形式层出不穷,并正以迅猛的发展势头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产生了深刻的社会经济影响。应该说,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各国摆脱资源束缚、缓解就业压力、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因此,近些年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已经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取得了部分领域的长远进步。然而囿于经济基础和制度环境的双重羁绊,长期以来,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无论是在外部环境的制度构建、政策扶持上,还是内部的资金投入以及人才培育方面,始终难以获取强有力的持续支持。而尝试从税收制度的角度来对现代服务业进行分析,进而找出制约当前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瓶颈,实际上正是本文的一种努力。从国际经验来看,税收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实施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世界各国在发展现代服务产业时,十分注重发挥税收的调节与促进作用,许多国家根据本国服务经济的发展水平逐步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税收法律制度。相反,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起步较晚,与其配套的税收法律制度也相对滞后,这给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少障碍。因此,站在制度生成的角度,分析我国税收立法现状、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对于改善我国现代服务业的税法环境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第一章对现代服务业的基本概念以及范围作了准确界定,同时指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意义;第二章重点从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三个角度对我国现代服务税收法律制度进行深入剖析,并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章在对世界各国现代服务业税收法律制度进行系统考察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启示;最后一章针对我国税制中的现实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现代服务业税收法律制度的基本构想,详细阐述了营业税与增值税合并的基本路径以及我国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体系的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