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通过土地利用施加于整个地球表层的作用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受社会、经济、技术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自1996年至2004年滨海新区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写进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作为经济开发的热点地区,及时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对于丰富全球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协同论理论和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从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及其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出发,分析了滨海新区1996年至2004年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3个方面,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天津滨海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滨海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为基本可持续利用水平,并存在人均耕地面积过小、复种指数过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过少、工业产值水平过低、城乡收入差距加大等障碍性因素。依据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一系列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