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它对后续阶段的学习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随着信息化时代来临,丰富的信息给教育界带来了诸多机会,使得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以及评价体系等都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同时,丰富的信息也给小学教育等带来诸多挑战,原本陈旧的能力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法已经越来越与社会需求以及时代发展趋势脱节。小学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类似,都面临着时代要求改革的压力。在该背景下,国家层面已经对小学教育改革作出要求。同时,小学美术教育改革也正在推进。其中,丰富和优化能力培养目标体系便是小学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创新能力培养应该是小学美术教育(及其他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且已经在教学实践中有了一定程度的实施。然而,传统的范本教育模式仍然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占有主流地位,严重影响小学美术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对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行详细讨论,以便厘清其对学生学习和成长可以发挥的作用。首先,本文对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概念进行分析,以便严格限定本文所讨论的范围。同时,对现象教育学的内涵进行阐述,以确定这样一个基本理念:小学美术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学生生活实际所展开的,其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来源于实际现象,又将作用于实际现象。接着,在本文第三章对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进行详细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对传统的“范本式小学美术教育模式”、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创新型小学美术教育模式”进行过程和结果对比。经过分析,认为这种重要性主要体现在7个方面:有助于引导学生独特人格的养成;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平衡;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促进其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改善其手脑协调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从理论角度和教学实践效果对比分析可知,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对学生人格培育、学习习惯改善、审美素养提升以及综合能力培养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小学美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以及考核方法优化等方面充分考虑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教学人员,尤其是一线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课堂组织形式,并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动手尝试,从而逐渐积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