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在是指逐次窦性心搏间期之间的微小时间差异,反映了交感、副交感神经活动的紧张性和均衡性。除自主神经以外HRV还受体温、体位、精神因素、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是影响HRV的内分泌因素之一。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是RAS中最为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压力感受性反射指在动脉血压升高时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减慢,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回降的效应。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动脉血压的快速调节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通过中枢机制,调节心交感、心迷走和交感缩血管神经的活性,使动脉血压不致发生过大的波动。压力感受性反射的调定点作为调节动脉血压的参照水平,在正常情况下,就是平均动脉压正常值的水平。研究表明静脉注射AngⅡ能使压力感受器反射发生重调定的作用是由AT1受体介导的。原发性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AngⅡ浓度升高而HRV较正常人低。本研究室以往的研究也证明了静脉输注AngⅡ能使HRV降低,但其具体机制还不清楚。由此我们推测循环AngⅡ可能是通过其使压力反射发生重调定作用来影响HRV的。为了研究压力反射发生重调定对HRV的影响,本实验以阻断AT1受体来消除AngⅡ对压力反射的影响,通过观察HRV频域指标的变化,分析压力反射发生重调定在循环AngⅡ介导的HRV变化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的处理普通雄性Wistar大鼠100只,体重280g~320g,由中国医科大学动物部提供。大鼠单笼饲养,自由进食、水。在实验前三天将大鼠置于一避音房间,给予12h:12h光照—黑暗周期,保持室温(24±2)℃,湿度(55±5)%。在实验中随机分组。二、动物分组(1)对照组(n=10)股静脉注射5%葡萄糖3ml/kg,50分钟后静脉输注AngⅡ(20ng/kg/min)。(2)AT1受体阻断组(n=10)股静脉注射AT1受体阻断剂氯沙坦5mg/kg,50分钟后静脉输注AngⅡ(20ng/kg/min)。三、手术和ECG及血压采集20%氨基甲酸乙酯6.5 ml/kg腹腔麻醉,将大鼠仰卧位固定,剪去被毛。沿血管走行方向切开皮肤。钝性分离筋膜和肌肉,显露股动静脉。游离股动静脉,并在其下方线备用。结扎游离股动脉的远心端,动脉夹夹闭其近心端。提起结扎线,用眼科剪在靠近结扎线处剪开股动脉,将动脉插管向心端插入动脉,用丝线固定插管。静脉插管操作同上。实验全过程进行标Ⅱ导联ECG采集。在测量血压前进行定标。股动脉插管与压力换能器相连并接入Powerlab4/25Powerlab/4ST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将ECG和血压信号记录并保存于计算机中,数据由Powerlab4/25采集系统记录并保存于计算机。实验在上午8:00~12:00进行。四、压力反射的检测用静脉注射PE的升压作用引起的反射性HR降低来检测压力反射的功能。手术结束后30分钟、注射药物后20分钟以及静脉输注AngⅡ15分钟后分别静脉注射PE(4~20μg/kg)检测压力反射功能,注射分四次进行,剂量逐步增加(4,10,15,20μg/kg)。各剂量注射间隔2-3分钟。PE注射结束后至少间隔20分钟后再进行另一种药物的注射。五、HRV分析取压力反射检测(即每次首次注射PE)前5min的ECG数据,用HRV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得出HRV的频域指标。六、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均数±标准误((?)±S(?))形式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给药前后用方差分析。压力反射的检测用直线回归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静脉输注AngⅡ与手术后的基础值相比:MAP显著升高(P<0.05);HR无显著性差异(P>0.05);LFn、LF/HF升高(P均<0.05),HFn降低(P<0.05)。静脉输注AngⅡ使压力反射性心率曲线明显向右上方移动,调定点有上移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8);压力反射性心率曲线斜率的变化无显著性(P>0.05)。阻断AT1受体与手术后的基础血压相比MAP无显著性差异(P>0.05),HR无显著性差异;HRV各指标的变化与基础值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力反射性心率变化曲线的调定点和斜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输注AngⅡ相比,阻断AT1受体后静脉输注AngⅡ,MAP降低(P<0.01);LFn、LF/HF降低(P<0.01),HFn升高(P<0.01);压力反射性曲线没有发生移位,压力反射性心率变化曲线的调定点变化的幅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5.62±6.04 vs11.5±5.12,P<0.05);曲线斜率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1)静脉输注AngⅡ后,压力反射进行了重调定;反映心迷走神经的紧张性的HRV指标降低。阻断AT1受体后,AngⅡ致压力反射重调定的作用消失,对HRV的影响也消失。说明AngⅡ对HRV的影响是通过AT1受体实现的,其机制可能涉及了AngⅡ对压力反射的重调定作用。(2)注射AT1受体阻断剂后,MAP、压力反射曲线、压力反射的调定点、HR及HRV各指标都没有显著变化,说明急性静脉注射AT1受体阻断剂对HRV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