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火消痤颗粒的开发性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AGUKE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颗粒剂是秉承了传统汤剂的优点,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开发的一种较传统汤剂更为方便的剂型。在临床应用上克服了传统饮片煎煮、服用不便等问题,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市场前景。本课题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依据各药物的性质和特点,在保留原药材有效成分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制剂技术和工艺,结合药效学试验,对其颗粒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初步稳定性以及药理药效学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探讨中药颗粒剂代替传统汤剂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存在的问题,为颗粒剂进一步产业化和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清火消痤颗粒是由麦冬、生地、丹参、夏枯草等多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本方属于解放军第451医院的临床协定处方,按照药物性味、归经和组方原则,结合现代中药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精心配制而成。具有清热泻火,养阴生津,祛瘀散结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痤疮的治疗。 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法,以多指标综合评分筛选出清火消痤颗粒的最佳及最合理的提取、纯化工艺,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确定工艺参数;此外还对成型工艺进行了研究和筛选,以堆密度,休止角、溶化性、吸湿性等指标,确定了矫味剂、稀释剂和润湿剂的种类和用量,从而制定出了半成品的质量标准。 以确定的工艺参数为标准,试制了三批中试样品,根据中试样品制定了清火消痤颗粒的质量标准,从而为大生产提供合理可靠的技术参数。通过TLC试验建立了麦冬、丹参、夏枯草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酮IIA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与清火消痤颗粒的生产及质量控制。并参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及颗粒剂要求,以铝塑复合膜袋包装,对该配方颗粒进行了初步稳定性研究。 研究表明,清火消痤颗粒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质量标准可控,成品质量基本稳定。 参照资料对清火消痤方进行了急性毒性实验和部分药效学实验,实验证明:本方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抗炎作用好。
其他文献
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高度,针对"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等重大
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为唇形科独一属植物,收载于《月王药诊》,是藏、蒙、纳西等民族的民间草药,《中国药典》收录其功用为“活血祛瘀,止血镇痛”,独一味的止血
目的:探讨新的给药途径,用专利活性分子SU2237进行大鼠在体透颅吸收的研究;根据中医药理论,探讨SU2237大鼠头部穴位给药;改良人工模拟渗透装置,模拟SU2237体外透颅吸收的研究,预测药物透颅的渗透率,并进行促进剂的筛选,改善脑部疾病患者的依从性,提高药品对脑部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SU2237大鼠在体透颅吸收实验,首先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方法学考察,SU2237进入柱子后,分解为阿
目的:学习记忆障碍是老年痴呆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由于该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从老年痴呆患者普遍存在脑供血不足事实,改善脑供血是其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而扩张脑血管,增加脑灌
本文就本科高校大类培养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实施"专业招生,大专培养"的,对建议大类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行阐述,对其优势与缺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专业招生,大类培养"的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在我国常见致死病因中已占居首位。目前肿瘤治疗多采用化疗手段,但化疗有着自身的缺陷,如:毒副作用大、易产生多药耐药等,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重新投向传统的中医药疗法。左金丸源于《丹溪心法》,由黄连和吴茱萸按6:1组成,有清肝泻火,降逆止呕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左金丸对胃癌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但其应用缺乏依据。我们前期研究发现,黄连和吴茱萸按1:6组成反左金
"互联网+"为高校教学模式变革带来了新机遇。从华中农业大学地质和土壤系列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入手,探讨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贯穿"互联网+"理念,探索互联网与地质土壤系列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