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MRS联合DWI序列在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及Ki-67指数相关性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5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序列(DWI)在脑胶质瘤病理分级、预测细胞增殖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胶质瘤术前诊断分级的准确性。方法前瞻性搜集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在本院术前可疑诊断为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DWI、多体素1H-MRS扫描,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满足病理为胶质瘤的患者共72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为47.3岁。测量并记录肿瘤实性部分代谢物比值NAA/Cr、Cho/Cr、Cho/NAA及ADCt值、对侧镜像区正常脑实质ADCh值、rADC(即肿瘤实质区ADC值与对侧镜像区正常脑实质ADC值的比)、Ki-67增殖指数作为统计指标,根据术后病理(参照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和分级标准)将病例分为两组:低级别胶质瘤组(WHOⅠ~Ⅱ级,n=20)及高级别胶质瘤组(WHOⅢ~Ⅳ级,n=52),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NAA/Cr、Cho/Cr、Cho/NAA、ADCt值、ADCh值、rADC、Ki-67指数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脑胶质瘤分级的最佳诊断阈值及其敏感性、特异性,评价DWI联合1H-MRS技术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效能是否优于单一DWI或1H-MRS技术;最后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DWI、1H-MRS鉴别低、高级别胶质瘤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与Ki-67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低级别胶质瘤组与高级别胶质瘤组患者的年龄、Cho/Cr、Cho/NAA、ADCt值及rADC、Ki-67指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胶质瘤组的年龄、Cho/Cr、Cho/NAA、Ki-67指数[31.2±13.3、1.755(1.28)、1.94(1.99)、0.05(0.03)]均小于高级别胶质瘤组[53.5±15.2、2.83(2.4)、4.395(3.53)、0.30(0.32)];低级别胶质瘤组ADCt值及rADC(1.46±0.51、2.00±0.64)均大于高级别胶质瘤组(0.97±0.24、1.31±0.32)。低级别胶质瘤组的性别、NAA/Cr、ADCh值与高级别胶质瘤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分别以Cho/Cr、Cho/NAA、ADCt值及rADC作为区分低、高级别胶质瘤的诊断指标,绘制ROC曲线,Cho/Cr、Cho/NAA、ADCt值及rAD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8、0.767、0.790、0.805(P均<0.001),按照约登指数最大确定临界值,当Cho/Cr、Cho/NAA、ADCt值及rADC分别为2.3、2.03、1.39、1.73时(ADC值单位x10-3mm2/s),对胶质瘤分级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0%、69.23%)、(65.00%、84.62%)、(60.00%、98.08%)、(70.00%、90.38%)。3.以曲线下面积(AUC)最大者为低、高级别胶质瘤组的最佳鉴别指标,Cho/NAA为1H-MRS的最佳鉴别指标,其AUC为0.767,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5.00%、84.62%;rADC为DWI技术的最佳鉴别指标,其AUC为0.805,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0.00%、90.38%;以两种技术的最佳鉴别指标(即Cho/NAA和rADC)作为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生成预测概率(PRE),绘制ROC曲线可知,其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24,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00%、92.31%。由此可见,DWI联合1H-MRS对于脑低、高级别胶质瘤分级诊断的效能优于单一的DWI或1H-MRS技术。4.低、高级别胶质瘤两组之间DWI、1H-MRS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Cho/Cr、Cho/NAA、ADCt及rADC与胶质瘤Ki-67指数之间均存在相关性(P均<0.01),相关性系数r值分别为0.409、0.420、-0.496、-0.482。结论1.在常规MRI检查的基础上,1H-MRS及DWI序列均能提高脑胶质瘤诊断分级的准确性。2.Cho/Cr、Cho/NAA、ADCt及rADC在鉴别低、高级别胶质瘤中具有较大临床价值,当其取值分别为2.3、2.03、1.39、1.73时,可作为区分低、高级别胶质瘤的参考值(ADC值单位x10-3mm2/s)。3.DWI联合1H-MRS对于低、高级别胶质瘤的分级诊断效能优于单一的DWI或1H-MRS技术。4.Cho/Cr、Cho/NAA比值与胶质瘤Ki-67指数呈正相关,ADCt及rADC值与胶质瘤Ki-67指数呈负相关。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腺肌病(AM)患者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神经型钙黏附蛋白(N-cad)、β-连环蛋白(β-catenin)]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蛋白Chibby的表达情况,分析EMT与Chibby之间的关系;探讨EMT与Chibby在A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AM的诊治提供实验依据及新思路。材料与方法:1.研
[目的]研究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中Ki-67、p63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影像学分级、病理分级及肿瘤复发等的关系,为GCTB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肿瘤科首次手术刮除获得的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石蜡标本99例,及瘤旁正常骨组织标本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其Ki-67及p63
研究背景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常见儿童传染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曾多次出现大规模暴发流行,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健康的安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Coxsackievirus A,CVA)16型被认为是导致HFMD的主要病原体。然而,近些年来以CVA6和CVA10为代表
学位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患者急诊滞留时间延长情况,分析患者因素、疾病因素和医疗机构因素对滞留时间延长的影响,并提出减少急诊滞留时间的可借鉴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和文献研究法,选取广州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1月急诊科就诊患者的数据,以6小时作为患者急诊滞留时间延长的分界点,通过二分类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急诊滞留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分析;通过选择急
学位
目的:分析病灶大小、血流分级、超声造影各个参数等指标与周围型肺癌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从中筛选出与周围型肺癌MVD有相关性的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所筛选指标联合分析能否进一步提高超声反映周围型肺癌MVD的能力,为后续的超声无创性评估周围型肺癌MVD,进而早期评估肺癌疗效的研究打下基础。材料与方法自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本研究对因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而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
学位
背景:婴幼儿斜视是斜视患儿群体中较特殊的一种斜视类型。由于患儿年龄小,不能配合检查,若斜视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并获得有效的干预,或治疗后没有规律复诊,导致医生不能及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或调整治疗方案,可能会严重影响视觉功能发育,甚至影响生活质量。但因婴幼儿斜视患儿回院复诊率低,导致了婴幼儿斜视中远期治疗效果欠佳。能否找到合适的办法,使得斜视患儿无需往返医院就能复诊,并能获得与在医院就诊相似的诊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