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依据实验室完成测序、注解和分析的4个苔藓植物的线粒体基因组以及NCBI中已完成植物线粒体基因组数据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对早期陆地植物苔类、藓类和角苔分别进行了类群内部及其它陆地植物类群之间的比较分析,在整个陆地植物的框架下研究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问题。  研究表明陆地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分为两个阶段:在苔藓植物中的缓慢进化阶段和维管植物起源后开始的活跃进化阶段。维管植物相对于苔藓植物,其线粒体基因组的剧烈膨胀与活跃性进化开始的时间相同,似乎也是活跃性进化开始的标志。苔藓植物的保守性主要体现在类型相对原始的基因排列顺序上,共有的界限明显的连续基因板块体现了线粒体基因组在这些植物中缓慢的进化速率。基因组的频繁重排、反式剪切内含子等现象在苔藓植物中没有出现,也是保守性的完好体现。维管植物开始的线粒体基因组活跃进化产生了大量的重排、基因的丢失与替换、RNA编辑事件、反式剪切内含子以及外源DNA的进入,使得维管植物线粒体基因组与苔藓植物相比面目全非。陆地植物的每个类群分化时都获得了一些带有鲜明类群特征的内含子,使得它们的存在缺失成为分子系统分类上的重要依据。角苔由于其系统位置的特殊性,其线粒体基因组既展现出苔藓植物的特征,又带有维管植物的特征,是一类独特的陆地植物。  本文的工作完成后使得苔藓植物每个类群内都有两个全测序的线粒体基因组,为研究苔藓各分支内部的线粒体基因组进化状况提供了条件。苔类和藓类各自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组成、排列顺序、内含子组成都相当保守,类群内几乎没有变化。藓类中的线粒体基因组是陆地植物中最小的,虽然没有基因的大量丢失,但基因间区的序列长度与区他陆地植物相差巨大。角苔的线粒体基因组虽然总体上看还是非常保守,但已经开始显露出一些类似维管植物的特征,如大量的基因丢失和假基因化、类群内部重排的出现、RNA编辑事件的普遍发生等。大量新内含子和基因间区的获得弥补了由于基因丢失和假基因化带来的序列损失。  苔藓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对原本薄弱的早期陆地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是一个极好的完善,对于陆地植物的系统进化及陆地植物起源的研究也提供了很多重要信息。随着基因组大量测序时代的到来,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的研究必将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证据。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贼”副词化的历史源流,程度副词“贼”的用法及意义,以及“贼”与“很”的用法区别.
特有现象是植物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认识植物区系的性质、研究植物区系和植被的区划、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特有种子植物为研究对
2019年11月9日至11日,“2019·北京·中国西方音乐学会第六届年会”在中国音乐学院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音乐学院承办,上海音乐出版社协办论文评奖,中国音乐学网(musicolo
期刊
公共事件引发的话题是社会语言学关注的重点对象之一,2017年度的热点话题制高点,是一位“90后”流量明星的恋情,2017年12月18日,另一位流量明星在某综艺节目中的口头语“你有
快速增长的各类无线通信的应用需求,形成了对应的多种射频集成电路的研发需求。高性能,高集成度的无线收发机的发展需求成为无线通信芯片的研发趋势。射频前端电路作为无线收发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该文对光电ATM交换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光电混合集成芯片(OE-VLSI)进行了研究。设计与测试了一个16×16Crossbar的CMOS-SEED芯片,构造了基于该芯片的光交换模块。在此基础上提出
炎症性肠病(IBD)是胃肠道的一种慢性的,易复发的炎症性疾病,有两种主要形式: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诊断和治疗也相当棘手,因此新型分子
中期因子(Midkine,MK)是一种肝素结合的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它的基因主要在胚胎期表达,随着发育的进展其表达组织逐渐局限,表达量逐渐减少;成年期个体仅在肺、结肠、胃、肾和脾等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