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城市宜居性测度与评价研究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ks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宜居城市是城市发展水平进入高质量阶段的一种必然选择,宜人居住是城市的基本特性。宜居城市建设也是我国“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我国城市发展从粗放型城市向节约型城市的探索。2005年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将“宜居城市”确立为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由此开启了我国城市建设的新时代,多个城市将宜居城市建设作为其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社会各界对城市宜居性的研究也随之成为焦点,如何理解宜居城市内涵、如何评价一个城市的宜居水平、哪些因素影响城市宜居水平等问题都迫切需要社会各界进行探索和研究。我国城市宜居性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区域性特征突出。本文结合人居环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城市理论以及国内外宜居城市评价和实证研究综述,基于宜居城市内涵和特征的阐述和分析,构建了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浙江省11市为实证研究对象,探索性地运用TOPSIS评价分析方法进行城市宜居水平测度和综合评价。然后以浙江城市发展基础和宜居性评价结果为基础,分析浙江11市城市宜居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客观上反映市民感受和城市宜居水平,从城市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和加强社会民生发展方面提出提升城市宜居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发现,浙江11市在2005—2009年总体宜居水平不显著提高,各城市间宜居水平差距较大;省域内城市宜居水平存在地域性差异,浙东北城市宜居性普遍优于浙西南城市;各城市在各子系统的评价中发展较为不均衡,存在发展短板,可作为提升宜居水平的重点领域,这对于准确判断浙江城市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尝试性地运用TOPSIS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增加评价对象时存在的逆序问题。
其他文献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近年来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作为提高竞争力以及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集群受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重视,他们希望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集群政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