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发达国家的课程比较研究是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研究工作,教科书的比较研究是该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近代韩国历史发展的影响,韩国顺应国际课程改革趋势,同时结合本国的实际国情,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上取得了优良的成绩。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小学新版数学教科书进行比较研究,找到两国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方法以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借鉴韩国教科书编写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提供编写建议。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比较法和个案法,对中韩两国小学数学教科书的文本结构、各个领域的内容及“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难度、个案“分数”内容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结论:两版教科书都强调与相应课程标准一致,文本基本结构相似,注重情境导入的作用,栏目及单元内部呈现出较大差异,国定版将学习内容细化,各个活动成为主线,人教版由传统结构构成;栏目的性质相似,但功能上国定版注重其综合能力培养等作用。人教版严格坚持螺旋式课程编排,而国定版尝试在直线式和螺旋式中寻找平衡,但是都强调学生数学问题解决、探究能力的提升。在难度上,人教版“整数”与“平面图形”部分较难,国定版“分数”、“小数”和“立体图形”部分较难。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如下建议:教科书在处理概念导入时,可以适当延长探究的时间和细化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经历一定探究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到下一个层次的学习活动,完成一个数学内容的认识过程,在此期间学生可以获得学习的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完成探究活动后体验探究成果的乐趣,以获得来自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教科书在学习内容相互渗透、融合时,不要仅仅依赖于“问题解决”或者“实践与综合应用”中体现,可以在各领域间相互渗透,丰富体现数学学科整体性的融合方式;教科书不要过于坚持的螺旋上升式结构,可以降低数学内容简单重复出现的次数,形成直观的内容间衔接结构,避免浪费珍贵的课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