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背景下的乡土景观价值发掘和创新模式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shtdu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传统的与土地紧密相连的自然经济模式使得古老中国在其广阔的领域内孕育了丰富的大地文化、弥足珍贵的乡土情节和丰富的景观遗存。乡土景观是在长期的自然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是人们对自然环境主动或被动适应过程的结果。它源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更容易为当地人所接受;它完整的构筑起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和物质多样性,是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乡土景观所附着的风土色彩和文化氛围,具有显著的独特性,是任何类型的城市景观都无法代替的,其景观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有着及其重要社会文化和生态学意义。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危及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节能环保和可持续性为特征的低碳景观系统构建是未来景观发展的趋势之一。乡土景观在面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同时也为其自身继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和重要机遇。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低碳的乡土景观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我们所期待的未来乡土景观系统是低碳环保、和谐有序、环境优美的综合系统;是人性化、生活化、根植于当地的景观类型;是更具生产性、节约性和自我调节功能的景观。这种景观类型尊重历史、重视文化传承与精神特质,维护和张扬人文个性。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碳的排放和实现碳的吸收,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有效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机。重视场地特征、保护淳朴乡土景观系统的完整性和独特性,充分挖掘和利用乡土化景观的所蕴藏的潜力及其综合生态社会价值,采用适度开发的策略,是保护传统乡土景观风貌、复兴和弘扬乡土文化、维护生态平衡和景观设计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低碳的乡土景观系统构建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益途径,是对生态设计理念作出的又一次更为具体的尝试。人类融于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是低碳生态理念所追求的目标。通过对乡土景观的整合与再利用,尊重乡土环境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以及人文的体验这一综合性过程,倡导节能环保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及自我维持,是人类为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危机,实现人、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生态文明与社会文化相互交融的重要措施。
其他文献
<正>"三会一课"是党组织生活的基本制度,是抓好党建工作,执行党内法规,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监督的主要途径。新形势下,严格执行并不断创新"三会一课"制度,对于落实全面从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学会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生活问题,在知
多波长光纤激光器因其在高速的密集波分复用(DWDM)通信系统、光纤传感系统、激光雷达、光谱分析、光纤仪器测试以及微波光子系统中的广泛应用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特别是
研究新形势下影响各地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主要因素,是鼓励各地区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必要举措。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
旅游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融合发展的结合点和可能性,在实践的过程中,各地出现了大量旅游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的案例,以此为基础,文章首先分析了两者融合发展的
地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依托开放性创新实验平台的开放、创新理念,充分给予学生自由度,调动学生开拓创新的积极性,激发潜能。建立基于地学技能竞赛综合运用,实际工作过
对沼泽地保护函数评估的数据支持能被分析调整沼泽地生态系统的地区性的气候的能力的份量上提供。在这研究, Baiyangdian 沼泽地的寒冷潮湿的效果被比较 Baiyangdian 沼泽地和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爆出被顶替上大学,为社会和高校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防止高校录取新生在报到时顶替报到入学,在现有招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