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与CD<,63>的变化在川崎病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 :南昌大学医学院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D62P、CD63的阳性表达率和血小板计数(BPC)值与川崎病的诊断、疗效判定及与冠状动脉异常之间的关系。 方法 研究对象分三组:①KD治疗前组29例,又分两小组:合并冠状动脉异常组21例,未合并冠状动脉异常组8例;②KD治疗后组12例,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后复查组;③正常对照组15例。应用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KD患儿和正常对照儿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阳性表达率;采用Sysmex-F-800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KD患儿和正常对照儿的BPC值;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KD患儿的心脏和冠状动脉。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以上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如方差齐用t检验,如方差不齐用秩和检验。P<0.05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果 ①KD治疗前组的全血CD62P、CD63阳性表达率和BPC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②合并冠状动脉异常组的全血CD62P、CD63阳性表达率和BPC值均高于未合并冠状动脉异常组,其中CD62P阳性表达率增高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D63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者(BP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12例治疗后复查全血CD62P、CD63阳性表达率和BPC值,均低于治疗前,前两者(CD62P、CD63)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后者(BP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12例治疗后全血CD62P、CD63阳性表达率和BPC值仍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结论:KD患儿全血CD62P、CD63阳性表达率及BPC值明显增高;合并冠状动脉异常组CD62P、CD63阳性表达率增高更加显著,其中以CD62P阳性表达率增高最具有统计学意义;大剂量丙球(400mg/kg.d×5d)和阿斯匹林治疗后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减低,但仍高于正常儿童。证实血小板活化过程参与了川崎病免
其他文献
目的:  检验《常见心身疾病早期筛查与诊断评估量表》在心身疾病患者中的信度与效度。  方法:  综合CMI(康奈尔医学健康指数)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LES(生活事件)量表、
目的:研究婴儿期的综合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格、运动发育的作用,并通过与足月儿比较,看其能否在1年内完成追赶生长。方法:以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且
颈动脉超声仿真有助于血管壁超声检测及信号处理方法的性能评价。提出三层膜管壁结构的颈动脉超声仿真方法。根据组织散射点分布的形状和密度与超声回声斑点分布的变化规律,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肺炎模型小鼠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肺炎链球菌诱导肺炎小鼠模型,然后将其分为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120 mg/kg生理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