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水膜下滴灌频率对苜蓿地土壤表层水盐环境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半干旱地区淡水资源匮乏,为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使用咸水进行灌溉已成为农业发展的趋势,但不合理的咸水灌溉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作物减产,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影响区域生态经济持续发展。膜下滴灌是干旱区农业发展中被广泛认可的节水灌溉方式,而不合理的滴灌频率设置使其节水、抑盐的作用不能完全发挥。因此本研究利用地下咸水(矿化度5g·L-1)在苜蓿地进行膜下滴灌频率试验,探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不同滴灌频率对土壤表层水盐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干旱区农业生产提供帮助。试验共设三个处理,滴灌频率分别为24h一次(T1),48h一次(T2)和72h一次(T3),灌溉连续实施60天,不同处理灌水总量相同,分别为56.25m3·hm-2。结果表明:(1)土壤蒸发强烈时,高频滴灌有利于表层土壤保持较高的含水率,可满足水分蒸发需求;低频滴灌相对次灌水量大,有利于水分向水平和垂直方向运移,但由于水分补给间隔较长,土壤表层常处于缺水状态;中频滴灌间隔和次灌水量较适宜,土壤蒸发减弱时,表层土壤水分分布比较均匀,土壤水分含量较高。(2)高频灌溉在土壤蒸发强度较弱时更有利于土壤表层盐分的向下淋洗;而当土壤蒸发强烈时,可采用中频灌溉方式,既可减缓土壤表层盐分的增加,又可使土壤维持较高的水分含量。(3)土壤结冻期,盐分离子含量明显增加,绿洲土壤总碱度增大,因此咸水灌溉后在春季消融期应注意返浆返盐现象,需要采取其他灌排措施来降低土壤次生盐碱化。制定合理的控盐、节水灌溉制度,提高滴灌的有效利用,还需考虑土壤质地、气候条件、作物生长特性、滴头流量、灌水量等其他因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兹格塘错(32°00N,90°44E,4560ma,s.l.)位于青藏高原中部,是一个封闭咸水湖.该文在大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从湖泊水量平衡及水文过程、湖泊热力学特征、湖泊水化学、湖泊水体
该文系统、全面、科学地论述了关于区域地质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在理论和应用上作了有益的探讨.文中从地质旅游资源的涵义、分类以及其科学意义和
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理论,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该文在学习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上述理论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应用到大兴安岭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中,在对地区自然环境与社
本文进行了基于特征的空间数据库的研究:提出基于特征的空间数据库模型的建模方案,并以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LUPMIS)为例,进行实例分析。 基于特征的空间数据库模型是在
该文比较了Linux操作系统与其他操作系统,列出了现有Linux平台下比较知名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提出利用Kylix快速开发工具开发符合OpenGIS规范的GIS软件.该文主要讨论以下几个
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空间O-D流模式发现与机理研究”(项目编号:41271388),研究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的时空自相关效应及迁移流的时空模型。人口迁移研究具有重大的现
11月22日蒙牛集团宣布以4.69亿元对价收购石家庄君乐宝乳业51%控股权,后者为国内第四大酸奶制造商。而早在两周前,蒙牛参股的现代牧业(01117.HK)已经开始在香港及国际资本市
该文是应台湾远东集团投资者要求,为其即将在南昌开设的好佳好连锁超市进行选址而编写的网点选址地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商业智能与已有的数据
全球变化是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全球变化的过程和驱动力、全球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全球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全球变化信息获
一目前,不少地区开始使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状况,这是十分可喜的。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势必影响调查结果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其中比较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