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生态伦理责任问题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hrim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程建设的宗旨是为人类谋福利,但是,由于工程风险的存在,工程带来的影响有了不确定性,它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一般来说,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人们生活更加便捷是它的有利方面;而影响人们的生活,破坏生态环境则是它不利的方面。工程实施的结果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是我们必须重视和面对的工程伦理选择的难题。  工程生态伦理责任的缺失会加大工程共同体的选择难度。工程共同体是承担工程伦理责任的主体,包括政府、工程师、企业等,它们需要履行决策组织、工程设计、及建设监督者的使命。为了解决工程伦理困境,增强工程生态伦理责任,需要从政府、企业、工程师三个角度进行探究。  工程生态伦理责任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应该从思想意识方面加强对工程共同体的培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责任观、价值观。其次,应当重视责任教育,再次,应构建相关的责任约束机制。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提高工程共同体的生态伦理责任素养,降低工程生态伦理风险,为人类造福的目的。  就文章主要内容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部分:  第一章介绍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思路、方法;研究主要内容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界定并厘清相关概念,如工程、工程共同体、工程风险与生态危机、生态伦理困境等,着重分析了工程生态伦理责任的含义。  第三章阐述工程共同体的生态伦理责任的范围,明确政府、企业、工程师生态伦理责任的内容。  第四章从公平正义原则、和谐原则以及以人为本的原则三个方面剖析了工程共同体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  第五章从伦理责任意识培养、伦理责任责任教育以及伦理责任约束机制等方面探讨提高工程共同体的生态伦理责任素养的对策。
其他文献
生当于中西文化大碰撞时代的康有为本于救亡图存之旨,在历史、社会及自身三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其独特的中西文化观。他把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归结于“仁”与“智”的区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