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桂馥(1736-1805),山东曲阜人,是乾嘉时期颇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他于文字学、碑版考证、书法、篆刻诸方面造诣极深,是清中叶书法史上值得关注的人物。桂馥从文字学的角度对隶书字源的考证和对清初隶书名家的品评具有非凡的见解;其“缪篆与隶”相通的观点作用于篆刻创作,为清中叶后的篆刻艺术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在清代中叶文字、金石考据和访碑热潮的背景下,主要采用考证法和综合研究法,以诗文、著述、书法篆刻作品所提供的文献资料和图版资料为依据,从桂馥字号、室名的考析开始,通过桂馥与同时代的诗坛、画坛、金石考据圈的学术交游考证,探讨其学术研究以及对其书法、篆刻艺术创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对桂馥所见汉碑及其书法作品的梳理,将桂馥的隶书创作划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分别阐释了其隶书不同的风格特征。同时,客观阐述了桂馥对伊秉绶、黄易等同时代学者以及翟云升、郭敏盘等后世学者、书家的隶书观念和隶书书风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