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导联便携式心电监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x1988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的预研工作和监护中心软件的设计。预研的主要内容包括前端调理电路、心电信号预处理和心电信号分析算法的研究和设计。该系统由心电监护仪、通信网络和监护中心(一般设在医院)三个部分组成。监护仪采用Rabbit3000微处理器作为核心,采用MC35无线传送数据。软件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的思想。监护中心采用了客户端/服务器的体系结构,工作站(客户端)为医生操作的终端,服务器为监护中心的数据存储中心。 在前端调理电路的研究中,主要考虑的是信号放大和抗干扰的问题。这里采用了以三运放差动放大电路和多级放大电路为核心,使信号幅值达到了要求。考虑到便携式监护仪供电的特点,本系统采用单极性供电的方式。在了解伴随心电信号的干扰类型的情况下,本文采用了抗高频电路、低通滤波电路和带阻滤波电路的组合设计方案,同时充分地考虑PCB布板的规则。 在心电信号预处理部分的设计中,采用了基于FFT方法的滤波和滑动平均滤波的方法使心电图特征清晰、曲线平滑。通过采用阈值法和三角形法将心电信号的各个特征点提取出来。 心电信号分析算法的研究是通过介绍常见的心脏病,引出算法设计思想的。心电信号分析算法的研究分为心电图特征分析和病症特征分类两个环节。心电图特征分析主要关注的指标为RR间期的长度、QRS波群的宽度、ST段的位置和T波是否倒置。第二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给医生提供初步的病症特征分类结果。 该监护中心由服务器、工作站、数据库组成,主要由网络功能模块、数据库模块、心电数据处理模块这三大模块构成。其中监护中心的应用软件采用VisualBasic开发工具,采用SQLServer2000作为存储患者数据的数据库,采用VisualC++编译生成了心电数据解压缩和心电信号分析的动态链接库。
其他文献
磁性载药颗粒的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中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方法,由于其非侵入性和高靶向性的特点,具有广泛的用途以及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外磁场的特性是治疗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相比于传统的由永磁体产生外磁场的方式,应用线圈阵列形成外磁场具有灵活简便、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可以根据线圈阵列的排布及所加电流激励的不同而改变靶向位置、磁场强度及聚焦范围。论文设计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磁靶向聚焦线圈阵列,并对其
针对现有煤矿支护设备、支护材料因不具备快速吸能让位功能而在冲击地压中突发损伤、破坏而导致支护失效这一问题,基于快速吸能让位防冲支护理念,研制了一种具有特殊几何形状
由于电力电子装置等非线性负载的广泛应用,产生的谐波对电网的危害日益严重。有源电力滤波器能对频率和幅度都变化的谐波进行跟踪补偿,且补偿特性不受电网阻抗的影响,滤波特性好
伴随着电力电子的发展,各种非线性负荷尤其是变频装置的运用,使得电网中存在大量的间谐波。当电网中间谐波含量超过一定的限值时会导致电压波动和光源闪变,其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视觉舒适性和工作效率。对于白炽灯和紧凑型荧光灯(CFL)在间谐波下的闪变现象已有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基于LED光源闪变的间谐波限制标准和评价方法的研究较少。研究LED光源在间谐波作用下的闪变效应,对于补充完善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