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6]芳烃的合成与主客体性能初探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123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大环主体分子的制备在化学领域是推动超分子化学迅猛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杯芳烃作为第三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空穴结构。由于它具有结构灵活多变、上下缘易于修饰的特点,使得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具有高度自主选择性,能够与多种客体分子结合。所以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对客体分子表现出特殊的识别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分离与提取、色谱分离、化学传感器、治理污染、生命科学等领域,在社会经济的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2008年,Ogoshi等首次发现了新型柱状杯芳烃,自此开拓了新型柱芳烃研究的先河。与经典的杯芳烃相比,新型柱芳烃具有更高的对称性。如今对柱[5]芳烃在合成方法和主客体识别性能的研究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柱[6]芳烃的报道还不多,首次报道的柱[6]芳烃的产率也不高,因此怎样提高柱[6]芳烃的产率,改进柱[6]芳烃的合成方法并且合成出一系列结构新颖、性能独特的柱[6]芳烃衍生物成为我们课题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关于此种新型分子识别主体的性能研究也成为我们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发现了一种新的柱[6]芳烃的合成方法。此方法操作方便,反应时间短,与首次报道的方法相比,反应步骤缩短,产率有所提高。通过研究不同的溶剂、催化剂、反应温度等对反应的影响,找到了最适宜的反应条件:氯仿作溶剂,三氯化铁作催化剂,室温下一步合成柱[6]芳烃。分别选用不同的对苯二酚二烷基醚为底物,合成了一系列柱[6]芳烃衍生物,并进行了结构表征,扩大了柱[6]芳烃家族成员。为了了解柱[6]芳烃的性能,我们首先对柱[6]芳烃的主客体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经过选用多种客体分子与柱[6]芳烃发生分子识别作用,我们发现了季铵盐能很好的与柱[6]芳烃进行识别作用,并用核磁共振方法对其作用进行了表征。此外,我们还首次对柱[6]芳烃与客体分子识别作用的结合方式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核磁共振方法首次测定了柱[6]芳烃与客体分子识别作用的络合常数。研究结果表明,柱[6]芳烃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客体分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识别作用的结合方式是:以摩尔比1:1的方式进行络合;柱[6]芳烃与客体分子识别作用的络合常数是:Ka=(0.449±0.006)×102M-1),相关系数:R=0.998。柱[6]芳烃与柱[5]芳烃同属于一类新型的超分子,在结构和性能上存在很大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柱[6]芳烃具有比柱[5]芳烃更大的分子空腔,以此推测柱[6]芳烃在客体分子的选择上具有更高的选择性,为此我们选用了多种季铵盐分别与柱[6]芳烃和柱[5]芳烃进行分子识别作用。此外,我们还研究了不同链长取代基柱[6]芳烃对主客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柱[6]芳烃上烷氧取代基的长短对主客体性能的影响不大。
其他文献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进行心理教育,有助于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
本文介绍了当前中小型会计事务所审计风险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造成审计风险的事务所内部的原因,并提出了中小所内部规避和防控审计风险的措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组合作学习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各类学生各尽其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所
<正> 在水泥机械中有不少带细长孔的铸钢件,如“端轴”铸件,见图1。铸件材质ZG35,重600kg,其外侧面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中间φ100细长孔用于通水,需要铸出。现以该件为例,谈谈
中国当前文化思想现状的结构性矛盾,使得拓展和深化文化学和哲学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显得尤为紧迫.本文以霍尔奈神经症人格学说为契机,探讨了精神分析学说对文化学与哲学领域
目的:加强基础护理工作,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改变人员配备和排班模式,修订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重视护士积极性的调动,重点抓落实,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工作质量,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以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对2009年-2011年来自呼吸科的278株真菌进行鉴定,测定5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278
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经济不断提升,我国审计工作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审计学是一门具有极强理论性和专业性的学科。而分析程序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在风险评估
大豆多肽是大豆蛋白经过控制性水解、精制以后得到的一类外源性生物活性肽,通常由3-50个氨基酸组成。本试验旨在基于国内外研究,即对抗氧化多肽分子结构、分子大小与抗氧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