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lily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儿黄疸是我国大部分新生儿病室内最主要的收治疾病之一,主要发生于早期新生儿,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生理性黄疸一般状态良好,一般不需要干预治疗,可自行消退。但约5%~10%的黄疸患儿是需干预治疗的病理性黄疸,如处理不当,严重时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故应及时查明病因,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具体包括:光疗、抗感染、控制溶血等病因治疗,必要时给予碱化血液、白蛋白治疗预防胆红素脑病,达换血指征者予换血治疗。其中又以蓝光照射治疗最为常用,效果显著,但副作用亦较明显。为了减少蓝光照射的副作用,可选择加用口服药缩短光疗时间,但临床上可应用的口服药极少。茵栀黄口服液是根据古方茵陈蒿汤,经长期的临床应用及剂型改革研究才研制而成。鉴于基础医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以及对中药制剂研究的高度重视,人们对该制剂的研究日趋活跃。本研究旨在研究茵栀黄口服液的退黄、利胆效果,为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提供一种途径。本文选择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我科诊治的293例诊断新生儿黄疸的足月患儿,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其中治疗组组125例,对照组组168例。对本研究组中的患儿的胎龄(GA)、性别、出生体重(BW)、起病年龄、治疗年龄、大便颜色及性状改变、是否呕吐、腹胀及腹泻、肝功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TBIL)、黄疸消退时间、光疗时间等因素进行记录、统计学分析。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后1天、3天、5天总胆红素下降值,并对治疗组中早期、晚期新生儿的黄疸的疗效进行对比。其中大便改变、应用药物第3天及第5天胆红素下降值、黄疸消退时间、光疗时间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综上得出结论:1.茵栀黄口服液对足月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明显减少光疗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提高胆红素下降速度。2.茵栀黄口服液起作用时间在用药后的3-5天。3.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足月早期新生儿与足月晚期新生儿的黄疸的药效是相同的。4.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不良反应轻微,主要有排稀便、褐色便及大便次数增多等,停药后很快消失,不需要特殊处置。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药物之一。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专利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并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重要的财富形式。然而,“经济人”逐利的本性使专利权人滥用权利的现象越来越多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内科门诊治疗的活动期轻中度U
肿瘤发生的两阶段学说现已得到普遍公认。按照这个学说,肿瘤的发生可以分为激发(initation)和促进(Promotion)两个阶段。Be—renblum等基于下述实验结果,首先提出这一学说。
<正>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各地的考古工作者,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光辉指引下,坚持了"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方针,坚决地执行了党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各项
为了使临床医师,特别是介入放射学、心血管学和肿瘤学等专科医师,掌握更多有关各类新型支架的研发信息,进而在血管成形术中能更精确地应用最适宜的支架,并对支架的进一步研究
目的探讨通过CT引导下同轴法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瘤的技术方法、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1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瘤患者,采用同轴法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
本机构是一种液压顶升装置,包含行走机座、一级顶升支座、两个一级液压缸、二级顶升支座、一个二级液压缸、双头螺栓、压缩弹簧、行走轮和配套异步电机等。液压缸选用法兰连
主要根据涂装线的实际情况,介绍用于汽车涂装线生产使用夹辅具的种类、作用、设计流程、日常管理、维修与维护、生产使用数量。
<正>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广大工农兵群众的支持和协助下,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山西侯马发掘出战国时期奴隶殉葬墓。清理出的奴隶骨
hyponymy作为一重要语义学术语,常出现在国内外语言学论著中。然国内外语言学界对hyponymy的界定与翻译中却时有偏误或不尽一致之情形。由此讨论其相关缘由,并对语言学术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