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户、政府、企业:中国三部门储蓄替代性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储蓄率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断攀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高储蓄现象是我国很多宏观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储蓄主体可分为住户、政府、企业三部门,储蓄动机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各不相同,有必要从部门结构的角度对高储蓄率现象进行研究。本文对我国住户、政府、企业三部门储蓄的替代性进行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步骤。首先,是对三部门储蓄替代关系的定性分析,从收入分配的角度说明三部门储蓄的关系,再为三部门储蓄的替代性寻找理论基础。分析发现收入分配过程影响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使得三部门储蓄存在相关性,而住户部门与政府部门、企业部门替代关系成立的理论基础分别为“李嘉图等价”和“刺破企业面纱”理论。其次,本文将推导出住户部门、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储蓄替代性的理论模型,通过该模型进一步厘清三部门储蓄的替代性。然后,将根据理论模型推导出实证模型,利用我国1981-2013年的估计数据,对我国三部门储蓄的替代性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发现,由于资本市场不发达、政府部门公共产品投入不足、企业分红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在我国住户部门、政府部门、企业部门的储蓄不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这为解释我国高储蓄水平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由于我国缺乏各部门储蓄的抵消机制,使得我国三部门储蓄均处于较高水平,加剧了我国的高储蓄问题。最后,本文将针对打通我国部门储蓄替代机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从资本市场结构这一视角出发论证了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与本文测度方法相匹配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定义。之后,建立了测度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水平的评
中国股市的改革直接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和经济的发展。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本文通过对国际其他国家的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的分析及研究,可以对中国股指推出后股票市场的运行情况进行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因素都促成集团客户在数量上有了一个迅猛的增长。资产规模庞大、组织结构复杂、地域分布广泛、横跨多个行业成为当前大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历了经济管理体制、经济运行体制和经济调控方式的改革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国力日渐增强,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伴随着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迅速
营运资本是公司的一项重要财务资源,合理的营运资本管理决定着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开展,也直接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面对愈演愈烈的全球经济危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MBS)最早起源于美国,是结构性融资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资本市场最具活力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创新。随着中国建设银行发起的“建元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