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TDS的智能变电站冗余技术研究

来源 :沈阳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27-A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变电站是当代变电站的发展方向,也是国家构建坚强的智能电网的关键的一部分。智能变电站不仅需要实现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以及检测等常规功能,还需具有在线监测站内设备的运行状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决策分析、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而站内通信网络作为智能变电站的“神经系统”,是连接变电站内各种智能高压设备的纽带。所以,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就是通信网络的冗余技术。目前IECTC57技术委员会虽提出了并行冗余协议(Parallel Redundancy Protoco1,PRP)、高可用性无缝冗余协议(High-availability Seamless Redundancy,HSR)两种具有零延时等特点的新型冗余协议,但国内尚未对两种冗余协议进行实际应用。因此实现并验证新型冗余技术在智能变电站工程应用有利于提高智能变电站通讯网络的可靠性。本文以辽宁电力科学研究院“智能变电站网络高可靠性冗余技术”项目为依托,研究并行冗余协议PRP及高可用性无缝冗余HSR在通讯网络中的应用。针对普通装置单网口/光纤口问题,提出采用双发选机制的冗余盒(Red Box)来实现PRP及HSR协议。并以“何家智能变电站工程”为模型,利用RTDS实时数字仿真仪(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与二次设备进行连接搭建闭环测试平台,模拟智能变电站一次系统运行,通过网络传输时间、网络压力测试、网络切换及网络结构异常等性能测试,并对各种运行工况及异常情况下的保护动作情况及报文重复上送等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验,表明在冗余盒双发选收的处理机制下PRP及HSR冗余网络技术满足了网络通信的要求,其大程度保证了在具备双重网络路径时通信数据的不丢包,验证了在现有智能变电站体系下并行冗余协议及高可用性无缝冗余协议的可靠性,为PRP及HSR冗余网络技术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公平竞争是电力市场最重要和基本的原则,输电网的损耗对电力市场成员有很大的影响。如何科学、公平、合理地确定网损分摊方法,是当前电力市场改革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论文从建立电力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角度出发,对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网损分摊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分析了网损分摊的基本思想和原则。研究了国内外主要的网损分摊方法并对比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提出并分析了双边交易模式电力市场网损分摊的
磁悬浮轴承与传统机械轴承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为进一步降低磁悬浮轴承的功耗,永磁偏置混合磁轴承已经得到了广泛重视。本文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持的国防民用航天预研项目“卫星姿控储能两用飞轮”的支持下,针对15Nms角动量、25000r/min额定转速的姿控储能飞轮用混合磁轴承,对转子磁体永磁偏置混合磁轴承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① 首先详细介绍了转子磁体永磁偏置混合磁轴承的结构及
随着当前经济的飞跃发展和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供配电逐渐演变成智能化的现代供配电系统,增加了运行方式复杂程度,降低了安全运行可靠性。为保证安全、简易和智能化的油田日常维护和管理,对其供配电建设工程也提出了更要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以大庆油田供排水调度中心建设工程为基础,对其供配电系统进行设计分析。设计关键组成部分有:项目可行性能评估、照明电气系统设计、配电系统部分电气设计、电器设备型号选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