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哲学在马克思哲学形成中的地位与作用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a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其中费尔巴哈哲学无疑是其思想进程中必然考察的影响因素之一,而针对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哲学之间关系更是成为学界探讨的焦点,纵观近三十年来的研究,主要形成以下几种认识的分歧:关于马克思哲学“费尔巴哈化”或“费尔巴哈阶段说”的争论;关于马克思哲学“非费尔巴哈化”或“非费尔巴哈阶段说”的争论;关于马克思哲学超越费尔巴哈哲学之实质的几种争论。经笔者考察,以上的观点最终不是过分夸大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形成发展的作用就是带有抹煞其对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的重要影响的嫌疑,都未免有失偏颇和极端而需要重新商榷,而通过沿寻马克思哲学思想自身发展轨迹的探析,笔者认为马克思既不曾存在一个独立的费尔巴哈哲学阶段,也不曾成为纯粹的费尔巴哈派,当然,同时也不能否认费尔巴哈哲学在马克思创立马克思哲学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作用。避开以往更偏重于关注费尔巴哈哲学的感性哲学批判和解放的性质对马克思的影响,而我在考察中更注重的是马克思当时的自身思想与实践的准备、理论发展的内在困境与诉求和费尔巴哈哲学批判的方法与视角之间的联系。具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澄清有关费尔巴哈哲学在马克思哲学形成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几种误解。从学者们以往的论证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学者,只要坚持马克思有一个费尔巴哈阶段或者认为马克思哲学是由费尔巴哈哲学改造而来的这个观点,他们最有力的论据无非就是恩格斯曾说的“成为费尔巴哈派”的话。但笔者认为,对于恩格斯的话,我们仅可以做以下两层含义的领悟:首先,可以说明费尔巴哈哲学开始对马克思产生影响和启发,而绝说不上成为“费尔巴哈派”,因为这时(1841年)马克思并没有完全脱离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其次,这句话只能充分表明当时恩格斯本人对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感受状况和欢迎程度。在第二部分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论困境中,主要分析马克思当时面临哲学思想与社会事实事件发生无法调和的矛盾时所产生的理论困惑。它明显体现在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之后的几部著作中,青年马克思在现实物质利益的斗争中遇到了“难事”,从而思想中产生“苦恼的疑问”,对黑格尔哲学的理性唯心主义理念提出了怀疑,便开始了独立的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分析和世界历史和政治理论研究。第三部分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初步影响和第四部分马克思哲学对费尔巴哈哲学的内在超越是本文的核心。主要是如何定位费尔巴哈哲学在马克思哲学行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马克思建构开始建构自己哲学思想时,费尔巴哈哲学主客体颠倒的方法和率先引入的‘人‘的概念是最具革命性的,思想无比敏锐的马克思在当时自身思想与实践的准备、理论发展的内在困境与诉求基础上,有效地借鉴和采用了费尔巴哈哲学批判的方法与视角。然而明确的是,他们从一开始选择的就是不同的哲学道路。马克思开始借鉴费尔巴哈哲学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他的局限性并有所超越。表现在马克思现实性的价值取向和问题途径与费尔巴哈根本上的不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术语的批判引用等。最后总论,面对费尔巴哈哲学,马克思从来没有失去自我思想而完全成为费尔巴哈派,事实上,马克思时刻是站在自己思想的根据地审视费尔巴哈哲学的革命性与局限性,进行不断的鉴别和取舍。总之,我们做马克思哲学的研究,理清费尔巴哈哲学在其形成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分析和研究十分重要,也是不可回避的理论路径。这一论题的澄清,不但使我们对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哲学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比较客观清楚的认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分析批判和借鉴的关系中,可以进一步深刻领会和学习马克思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与本真精神,以期在新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思想激荡时,能够准确运用马克思哲学独特的洞察世界事物的方式和方法科学地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以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状况为出发点,从伦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对现代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作了系统阐述,并结合中国具体的国情,对如何承担企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而且还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么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
如今,计算机的快速发展赋予21世纪更独特的时代特征,时代催生新技术,技术推动新时代,计算机的蓬勃发展将我们带到一个广阔的虚拟世界中。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也随之出现许多
文章先阐述了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表明“默会”一词蕴涵着“非言述”与“难以言传”两层含义。在对默会知识的难言性进行简单地分析之后,介绍了知识表征的内容与形式,并尝试从知
在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视阈中,国家应当保证行政实践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但行政实践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制定决策与执行决策的行为,而是一种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它追求公共利益的实现。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停止对于外部世界和自身世界的探索,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局限性的影响,因而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没有形成对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