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它的发展不仅关系国计民生,还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发展,农户对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物资的使用越来越多,这些物质的使用导致严重的农业污染,水污染、土壤板结、重金属污染等问题。湖南省作为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地,目前也正遭受着水污染、重金属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民身体健康、威胁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因此,研究水稻种植农户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有关环境友好型技术及农户采纳意愿的文献,将环境友好型技术按照其环境友好程度分为有机农业技术、循环农业技术、标准化农业技术三类,以外部性理论、农户行为理论、技术推广理论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长沙地区长沙县、宁乡县水稻种植农户进行实地调查获得数据,采用图表和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农户的基本信息、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采纳情况进行了分析,基于Logit模型进一步对影响农户对有机农业技术、循环农业技术、标准化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年龄和水稻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农户有机农业技术的采纳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种稻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和水稻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产生显著影响;另外,种稻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和水稻种植面积对农户采纳标准化农业技术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从政府、技术、农户三个层面对促进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采纳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