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中高温烟气脱除氯化氢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垃圾成分复杂,在热处理过程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二次污染。其中氯化氢是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的存在不仅会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影响到设备的设计、运行和维护,因此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试验研究了中高温条件CaO脱除HCl的基础特性。在中高温脱除氯化氢机理试验系统上,研究了HCl初始浓度、反应温度、气体流量、吸附剂粒径以及CO2含量等因素对中高温条件CaO脱除HCl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HCl初始浓度在300~1000ppm之间时,CaO转化率随HCl初始浓度的减小而增大,但当减小到500ppm时,CaO转化率几乎不再增加;在300~700℃范围内,CaO转化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400℃时转化率达到最高值;CaO转化率随气体流量的增加也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气体流量在0.5~0.9L/min范围内,转化率提高幅度并不大,而从0.9L/min变化到1.1L/min时,CaO转化率有明显下降;吸附剂粒径在0.155~2mm之间时,CaO转化率随着粒径的减小有明显的增大;气体中CO2含量在0~12%之间变化时,CaO的转化率随着气体中CO2含量的增大而减小。  构建了错流移动床反应器流动与反应耦合的三维数理模型。在气固流动数学模型中气相采用k-ε湍流模型,固相采用颗粒动理学理论封闭模型。并利用气固流动模型对错流移动床反应器结构进行优化,得到当错流移动床采用内构件距床顶400mm、下料段倾角60°的结构时,其流动特性最好。采用反应未缩核模型并根据不同因素对CaO脱氯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化学反应模型,并与气固流动数学模型耦合,在结构优化后的错流移动床反应器中研究预测中高温条件下CaO对氯化氢的脱除特性。  数值模拟了错流移动床内中高温条件HCl的脱除特性。依据垃圾焚烧烟气组分含量设定模拟烟气工况初始条件及操作参数,在不同的反应温度、颗粒粒径、气氛条件(改变烟气中HCl、CO2、SO2体积分数)下对错流移动床内中高温条件CaO脱氯反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烟气中HCl体积分数从5%上升至11%的过程中,HCl吸附效率持续提高但增幅不大,SO2吸附效率呈先减后增的趋势,CO2的吸附效率则有微小降低;在400~700℃范围内,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CaO脱氯效率先降低后升高,在400℃时脱氯效果较好,反应温度的升高能有效提高SO2吸附效率,但对CO2的吸附几乎不产生影响;颗粒粒径对CaO脱氯影响效果明显,脱氯效率随粒径的增大显著降低,而CO2则与HCl截然相反,粒径增加一定程度可提高CO2吸附效率,但SO2吸附效率则无明显规律可循;CO2含量越多脱氯效果越差,同样的,CO2体积分数的增大也会整体上降低SO2和CO2的吸附效率;SO2体积分数的增大对三种气体吸附效率整体上造成一定的降低,其中SO2吸附效率降低幅度最为明显,而对HCl和CO2的吸附效率影响较小。
其他文献
在电站锅炉运行中,磨煤机一次风管道内风粉浓度及煤粉量直接影响到制粉系统及锅炉燃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对电站锅炉一次风管道内风粉浓度、流速及煤粉量的在线检测是锅炉性能分
我国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中塔式锅炉所占比例正在逐年提高,研究其运行特性及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优化这类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控制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电厂1000MW
多元生物分子诊断技术,由于其灵敏度高,编码量大,高通量、反应快速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基于流动编码载体的悬浮芯片技术,能够高效并快速准确地获取多种生物分子的信息,因此,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