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其实践和发展必须要有自身课程理论体系的指导和支持。这种理论体系必须具有三种属性:其一,指导实践的应用性;其二,开放性;其三,内在的逻辑自洽性;该理论体系同时必须基于一定的课程理念。本文从高职校本课程开发的角度研究迅速发展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内容不仅限于呈现广泛搜集的现时资料、开展反映客观情况的实证调查、进行深入的历史回顾与国际比较、充分展开有关高职课程开发的概念体系等表面工作。而且,把研究的重点定位于具体问题的客观分析,并致力于抽象理论的主观判断。通过高职校本课程理论基础和原则的概括、校本课程开发的剖析及评价标准的确定等种种途径,逐渐形成最后的结论。撰写本文的目的形式上着力构建高职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更主要的是通过高职校本课程开发范式及其转换的研究,创新高职课程的一整套观念体系、思维模式、话语系统与实践做法,规范高职课程模式未来的走向。 本文共分五章,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为: 1、在界定高等职业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论述高职教育课程的特点,并深入阐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2、通过对二十多年中国高职教育的全面回顾和部分高职院校的实例调查,客观分析了高职教育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同时比较研究了国外职业技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 3、系统总结了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本课程的结构、类型和课程开发的一般程序。 4、以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为指导,重点探讨高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创建、推进策略、运作机制等问题,创造性地总结了转变职教观、建立“就业导向型”课程模式、形成高职教育办学特色、“双师型”的再概念化、“校企合作”模式、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学校行政支持、促进学生全人发展等八个方面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进一步完善高职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体系,更好地指导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