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斯坦牛和新疆褐牛繁殖性状的遗传分析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vs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新疆呼图壁种牛场荷斯坦牛群体和新疆褐牛繁殖中心褐牛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1980-2013年间牛只配种记录、生产性能测定记录和产犊记录,配合单性状动物模型,采用REML和BLUP法,利用MTDFREM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旨在研究荷斯坦牛和新疆褐牛繁殖性状及305天产奶量表型和遗传分析,探讨繁殖性状与产奶量之间的关系,为荷斯坦牛和新疆褐牛育种目标的确定,优化育种方案,制定选择指数等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通过对荷斯坦牛和新疆褐牛繁殖性状及产奶量的遗传分析,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  1.荷期坦牛首次产犊日龄(AFC)、产犊间隔(CI)、怀孕天数(GL)及空怀天数(DO)的平均值分别为814.4天、417.8天、278.5天及139.5天;首次配种到成功妊娠间隔天数(FSTC)、重复配种次数(NS)、首次配种妊娠率(CR)及初生重(BW)的平均数分别为40.3天、1.74次、0.50及40.27 kg;305天产奶量平均数值为7615.65kg。新疆褐牛怀孕天数(GL)、初生重(BW)及首次配种妊娠率(CR)平均为282.6天、36.08kg及0.65。分析性状均值在国内外研究的正常范围之内。应用SAS8.1软件GLM过程对荷斯坦牛和新疆褐牛繁殖性状及产奶量进行固定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出生年份、出生季节、场、配种年份、配种季节以及胎次等固定效应对分析性状有显著影响(P<0.05)。可见把握好配种时机、提高配种员的技术水平、保持母牛良好的健康状况及当时的环境状况是提高牛繁殖性能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2.采用REML法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牛AFC、CI、GL、DO、FSTC、NS、 CR以及BW的遗传力分别为0.07、0.04、0.15、0.04、0.03、0.05、0.02以及0.38; MY遗传力为0.43。中国荷斯坦牛产奶量与NS、GL之间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04、0.09,呈低的正遗传相关。与DO、CI、AFC之间的遗传相关为-0.01、-0.03、-0.12,呈负遗传相关。新疆褐牛GL、BW及CR遗传力分别为0.02、0.37及0.04。总体来看,除荷斯坦牛怀孕天数和初生重以及新疆褐牛初生重之外,其余繁殖性状都属于低遗传力性状(h2≤0.1)。应用动物模型BLUP法,对新疆地区中国荷斯坦牛和新疆褐牛繁殖性状以及305天产奶量进行单性状育种值估计,个体各性状的育种值排队名次有所不同。  本研究是对新疆地区荷斯坦牛和新疆褐牛繁殖性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遗传参数估计和育种值估计,为生产实践加强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将来制定育种方案、遗传评定和综合选择指数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故障电流限制器: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措施,故障电流限制器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其等效工频阻抗为零,不改变潮流正常分布,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故障电流限制器动作将限流电抗器在适当的时间内迅速投入,从而限制了故障电流。接着介绍了华东500kV超高压电网故障电流限制器示范工程:为了限制浙江地区不断增长的短路电流水平,通过全面计算和分析2010年华东电网500kV变电站的短路电流水平,并结合配套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作为物联网核心技术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网络节点布局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投入运行的首要前提,一般而言,网关节点及传感器节点由其功能
学位
中学政治课堂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的局面,未能根本改变,能力培养被忽视,创造性被窒息。新的教学理念已具备,但是关键是教学一线的教师真正把这些教学理念用在教学实践中去,落到
榆树是最为经典与传统的盆景树种,树皮如刀劈斧凿,肌理斑驳苍古,树势多盘根错节,多年来,榆树以其独特的韵味一直有着众多忠实的拥趸。厦门柯成昆先生最好黄杨、真柏、黑松、
该项研究的目的是希望将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永生化,如能筛选出有正常饲养层功能的克隆,将会为ES细胞的常规维持提供经济和方便的饲养层.通过磷酸钙沉淀法将SV40-T基因导入小
电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储能系统被视为电力生产过程中“发-输-配-用-储”五大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弹性储能技术是最近提出的一种新型储能技术,它以机械涡簧为储能介质,以永磁同步电机为执行机构实现能量的存储和发电。本文针对机械弹性储能系统发电运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主要对机械弹性储能实验系统发电运行的模型和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机械弹性储能实验系统的
学位
该文属厦门市科委"养殖对虾病毒病及其预防"招标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着重研究免疫法快速诊断对虾病毒,并对对虾病毒的水平传播途径及季节变化进行初步探索,旨在为对虾病毒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