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观念、角色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houb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察明代中国历史演进变迁,可以看到当时社会商品经济日渐活跃,商业关系逐步扩展,商人的地位角色也愈显突出。明代君臣能够将商人视为社会组成的必要人群加以平等看待,肯定正当商业活动对于增益国计、促进民生的积极功用,且顾念商人的利益诉求与辛劳疾苦,确立相关制度法规,改善各种征榷管理,保障商业活动有序进行。同时他们站在重视农业生产及维护社会稳定的立场,惩治游食,杜防通番,所行路引、海禁等一些措施虽起到约束商人、限制商业的实际效果,但并不以“抑商”为根本目的。因此明代国家的商业政策总体趋向承认许可而非阻碍排斥,明中后期对商人压榨掠夺的加剧实则出自皇权滥用,且遭到朝野一致批评抵制。关于商税征收,明代士大夫虽多有缓解农困、补给农赋的考虑,然他们大都重申设关置市以稽奸除暴、控遏垄断的古意,在满足国用情况下,榷商不被当作政务必需。这些士大夫指出商业切关民生,商民又和国家一体同系,主张常怀恩惠之心,宽商恤民。他们由此反对病商苛政,建议强化监管,以收官商互济共利之效。有些士大夫还鉴于国家财政对商税需求增加的社会现实,一并把传统“讥而不征”的榷税观点转化为“通商裕国”等因应时需的解释,阐发了诸如“厚农资商”、“农商交重”、“工商皆本”等透射时代特色的理念。尽管明代商税始终未在全国岁入中占据重心位置,当时官员要接受市场经济之商品货币化榷税模式亦须作出更大调整,不过从他们有关国家、商人、农民三方关系的思考中,已能说明商业在帝制框架下尚有充分的发展潜力。在明代涉商案件的诉讼审判中,商人和其他庶民群体一样,拥有同等的法权地位。地方官员体念商民生计艰难,严厉惩办劫诈盘剥商贾、铺行的盗徒胥吏,并加强缉查走私匿税等不法行径。这些官员于坚持司法公正的同时,亦能参酌商业契约惯例,注意妥善处置当事各方利益关系,终使判决结果兼顾法理人情。这样,彼时商人经由法律途径,得以表达诉求,伸张权利,并未因身份职业而遭致区别对待。此外,明代商人同样能够获取与其他民众均等的机会参加科考,也可上书言事,捐赀进学。且明中后期朝廷还在两淮、两浙盐运司专设“商籍”,以解决商人子弟因户籍所限不能异地入学应考的困难,显露出对盐商的一些优待。明代国家出自对商人财力的需求和商品市场的依赖,在经济利益配置上与商人结成了一种互利合作关系。明代盐法开中由政府管控主导,采用招募方式实施,商人不仅可从中赚取盐利实惠,且发挥了固边足国的有益作用。为保证官商合作顺利推进,明政府打击势豪侵占,规范盐政秩序,并因势利导变通策略。明中叶后的盐法改革意在运用经济规则和手段协调盐商内部及官商之间的利益关系,当时士大夫也多方建言,力求赈恤商灶,广施招徕,以继续深化合作。明代的官商合作还体现在茶法运行及国家为备边、佐军、赈饥、营造而采取的召商买办方面,此间专制政权的操纵苛敛虽无法避免,但考量开中各法的制定和变革本意,其实仍是建立在双方相需互存之上。明代士大夫不仅能够认可商业治生养家、会通资用的价值功能,且还有人阐明异业同道、义利协和之理,赋予商人事业以更为合理的存在意义。他们大体倾向从社会“公义”维度出发,益加正视兼具财富与德行优势的商人于公共层面扮演的重要角色,尤为看重其度支理财的专长。明中叶以降,士商双向交流频繁,融合趋势明显,儒贾相得家族亦较多涌现。这既反映了当时社会开放性和自由度的逐渐增强,又向商人提出了以儒家学说为本、按儒家义理行事的更高要求。士商两阶层因而在价值取向上可接近共通一致,彼此互动关系得以持续深入。同时一些士大夫对社会商业化风潮的不良后果保有清醒认识和警惕心态,显示出期待以传统文化信条规范商人行为的努力。士商融合的社会情势为商业开展营造了相对宽松的客观环境,明人往往根据个人条件及家庭需要妥当作出职业取舍,并就中体会到儒贾兼济方式对维系与扶助家族生存发展的积极意涵。明代很多商人不光在贸迁货居间展布才能,亦于商业活动内外对以孝悌、诚信、仁德、礼义为核心的儒家伦理观和义利观表现出遵奉认同,甚且通融看待儒贾关系转化,提出以儒饰贾或贾不负儒。当时还有商人能够会通儒术贾道,着意整合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又通过赈灾济困、董理营建、顾问建白、居间任使等形式主动参与地方和国家事务,展现出较强的责任意识与现实关怀。他们进而与士绅阶层一道在民间社会扩大影响,肩负起更多公共职能,越来越成为国家仰赖依需的一种群体力量,由此也预示了明代中国社会权力在保持帝制框架下渐次向“绅商”共同支配体系演进的可能前景。基于以上论析,可以认为明代商人、商业作为帝制体系的内在组成要素,被国家社会既有体制所广泛吸纳包容,两者具有相当程度的契合性。当时商人、商业的发展没有消解国家权力,瓦解社会结构,而是在更大范围继续支撑着帝制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明代商品经济繁荣与帝制体系强固并行,双方磨合为一基本洽和局面,达成一种互适共生的历史演进态势。
其他文献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标准、致病机制、流行病学研究、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性总结和综述,IBS未来将在以下研究领域进行突破:主要包括研究
中国的汉字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模件化系统。模件化系统不仅作为汉字构造的基础而存在,而且利用这个系统可以将原有的汉字进行再设计与创新,启发文字设计的新形式,同时汉字研究
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茶叶砷含量,方法简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价格便宜,值得在茶叶行业加以推广使用.
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之际,《中国艺术》杂志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楠教授进行了深度专访。陈楠教授还将与7位国内外甲骨文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和现代设计领域的优秀设计师
国家祭祀是以国家名义、由皇帝或政府官员主持的公共祭拜活动,这种祭拜活动既体现一定的宗教涵义,又昭示祭祀者政治、社会信念和价值的常经,同时又服务于国家共同体的现实目
【摘要】传统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杂技、武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游戏是儿童生活和学习的方式之一,具有表演性、虚拟性和创造性等特点。为实现传统戏曲与表演游戏在内容和资源上的融合,教师可以创设引发性的戏曲游戏环境,在丰富幼儿表演经验的基础上,让其掌握简单的戏曲表演技能和技巧;也可以和幼儿共同创生戏曲,构建戏曲游戏主题网络。传统戏曲与表演游戏的融合,既丰富了表
中国人的语言智慧博大精深。凤凰涅槃寓意浴火重生,不屈不挠。两个月前,湖南凤凰古城首届“凤凰艺术年展”开幕,“凤凰”一词延伸出的文化隐喻演变成一场宣言,主办者以“超当
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两种类型。我国流行病学资料统计数据显示,IBD患病率、发病率近年均呈上升趋势,且呈现一定的地域性。IBD具有难治愈、易反复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为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在这种环境之下,企业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求其具有独特的竞争
本文在分析我国跨境电商和进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基于2008-2016年跨境电商和进出口贸易数据,建立回归模型,通过Eviews软件对跨境电商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