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AF逐圈逐束团束流位置获取系统算法及实现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束流注入储存环后,由于加速器中约束带电粒子的磁铁元件有磁场误差和机械误差,束流在注入储存环时并非理想的切入角,以及其他非线性元件在制造加工、安装以及运行过程中存在微小的偏差,导致束流在真空管道中高速运动时偏离理想轨道,束流在横向产生振荡,实时测量束流在真空管道中的横向位置变得十分重要。本文针对同步加速器储存环中束流横向位置产生振荡的现象,开展了逐圈逐束团束流位置测量系统算法及实现的研究。利用逐圈逐束团束流位置测量系统,能够快速读取单个束团的位置信息,为加速器物理研究人员提供更多宏观粒子在加速器中的行为数据;将多圈束流位置平均,为闭轨系统提供更高精度的束流位置,给束流调试人员方便快捷的“眼睛”,实时观测束流在真空管道中的横向位置,给加速器物理科研人员做机器研究和科研实验提供有力条件。目前束流位置测量主要是用非拦截式探测器极板感应束流信号,根据探测器极板上感应到的信号特点,来实现束流位置测量的目标。常用的束流位置测量系统由束流位置探测器极板、前端放大器、数据获取电子学系统组成。前端放大器将探测器极板上的束流信号放大后经长距离电缆传输至数据获取电子学系统。数据获取电子学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利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与复杂的算法将探测器极板的信号转换为束流位置和束流强度的信息。信号从探测器极板至数据获取电子学系统,关键在于利用现有技术将有用信息从原始的探测器模拟信号中提取出来。逐圈逐束团束流位置获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获取单个束团的束流位置信息和具有更高精度的多圈平均的束流位置信息。本文采用两种技术路线开展了对多圈束流平均位置测量算法和逐圈逐束团束流位置测量算法及其实现的研究,一种是同相/正交(I/Q)解调算法,另外一种是软件锁相环门控积分算法。利用IQ解调原理,用同步加速器提供的高频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将4个极板上得到的束流信号与参考信号混频,混频后数据通过CIC滤波器抽取至10 k Hz,计算出每个极板信号相对幅值,用差比和公式可计算出束流位置。在IQ解调算法中,最为关键的是生成正交数据流。论文中分别提出了希尔伯特变换算法生成正交数据流和实时获取加速器回旋频率输入DDS生成正交数据流的方案。软件锁相环积分门控算法利用4个探测器极板的加和数据输入软件锁相环生成与束流完全同步且锁定的本地振荡信号,根据产生本地振荡信号的相位查找表,生成在单个回旋周期内可调节的积分门控信号。在积分门控信号有效期间对每个探测器极板上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积分,得到每个极板上束流信号的相对幅值,最后用差比和公式计算出束团位置,此时得到的束流位置为单个束团经过当前极板的位置值,即逐束团束流位置测量。逐圈束流位置值可根据同步加速器的谐波数将逐束团束流位置值进行排序后得到。两种算法中,4个极板信号幅值的加和可以表征储存环中相对流强的大小。两套束流位置计算算法同时运行于一片FPGA内。算法设计完成后,在实验室进行了验证测试。实验室条件下软件锁相环算法在频率跳变20 k Hz时能够实现即时锁频锁相。实验室条件下位置测试结果表明,在位置灵敏度系数为90mm时,多圈平均束流位置测量精度好于3μm,逐束团束流位置测量精度好于6μm,室内温度变化范围在4℃(25℃)时,位置长期稳定度偏差小于40μm。由于HIAF装置还在建设中,设计完成的束流位置获取系统首先在HIRFL冷却储存环上进行了测试验证。在具备束流测试条件时,主要测试了高阻型前端放大器放大的探测器极板信号。实验测试首先验证了软件锁相环的功能,结果显示束流信号与锁相环输出的本振信号在加速过程中能够锁定。在位置测量验证中,同时接入商业产品Libera Hadron进行对比测试,比较束流从加速开始到引出结束的位置值。其中IQ算法测得的横向束流位置和Libera Hadron窄带分析算法测得的结果在宏观周期和微观细节上一致。在标称束流流强的和(SUM)值比较时,首先比较了利用希尔伯特变换算法计算得出的SUM值,SUM值有明显的振荡,并分析了原因;然后测试了利用DDS生成正交数据流得出SUM值的算法,此时的SUM值没有振荡,而且与Libera窄带分析算法所得结果一致。最后,将测得的位置值与运行于HIRFL上的剩余气体电离剖面探测器测得的结果比较,两者比较吻合。以上所有的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多圈束流平均位置与逐圈逐束团的束流位置测量,在束流位置测量精度上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其他文献
重离子加速器的发展方向是不断地追求高流强、高能量。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是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承接的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增强器BRing是HIAF装置最核心的系统之一,用于将i Linac注入的重离子束进行累积、俘获、加速和引出。在重离子加速器运行过程中,动态真空效应和空间电荷效应将造成束流损失,成为限制同步加速器束流流强提高的重要因素。为获得高的流强,增强器BRing采用快脉冲
学位
气溶胶作为生物战剂的主要投放方式,容易引发大规模的毁伤,因此,各个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它的检测、报警和防御。激光遥测技术能够实现生物气溶胶的防区外侦测,进行初步的目标定位和识别,为降低生物袭击造成的损伤赢得时间。针对生物气溶胶的实时远程侦测问题,首先详细阐述了生物气溶胶激光遥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其次从系统平台和识别算法两个方面介绍了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生物气溶胶激光遥测技术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对未来该
期刊
新文科是指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实现文科内部以及文科与自然科学学科之间交叉与融合之后形成的文科,其特征主要表现为问题导向、交叉融合、新技术应用和创新性发展。新文科视域下,我们应当以语言文化研究为本,着力培养知识结构实现文文交叉或文理交叉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大力推进外语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尤其是外语学科与自然科学交叉的外语学术研究。为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应着力建设能够对接新文科发展的外语学科师资队伍
期刊
极限微纳加工手段直接决定了微纳器件的集成化程度。在10 nm以下的微纳图形加工中,传统光刻技术的分辨率已经难以达到要求。具有高分辨率的直写型微纳加工技术有电子束直写,离子束直写,质子束直写三种直接光刻技术。上述三种直接光刻技术通常因单个粒子沉积的剂量过低,难以达到形成微纳结构所需的剂量,只能通过提高曝光粒子数目来制备微纳结构。多粒子入射会引入入射位置的偏差从而降低分辨率,而利用单个高能重离子曝光或
学位
电解锰行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是锰渣的处理处置方法,为探索绿色低碳的锰渣无害化处理技术,本研究选取中国5家典型电解锰企业新、旧电解锰渣,通过其理化特性及浸出毒性分析,研究了堆存条件、时间及工艺参数等因素对不同企业锰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企业的新、旧锰渣平均质量含水率最大相差均达19%以上,浸出液pH值最高分别相差0.95、1.45,不同企业新鲜锰渣的SiO2和Al2O3平均质量分数最大相差
期刊
强流高电荷态离子束流的产生是现代重离子加速器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以原子核物理为代表的基础研究所必备的条件。本研究以获得强流难熔高电荷态金属离子束流为目标,提出并研制成功了一种工作于高温状态的新结构金属微型炉;以获得脉冲高电荷态离子束流为目标,提出一种全新的离子阱概念,并通过理论分析、仿真研究及搭建原型样机验证了其可行性。本论文以强流高电荷态离子束产生的新技术、新原理、新装置研究为目标,主要内容
学位
液态铅铋冷却的绕丝定位组件是中国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Ci ADS)次临界反应堆燃料组件的候选型式,研究液态铅铋在绕丝定位棒束内的热工水力特性对Ci ADS次临界反应堆的安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四方程模型通过引入动力和热湍流时间尺度来输运湍流普朗特数(Prt),有望提高液态铅铋的数值传热精度。然而该模型的数值稳定性受限于复杂的壁面边界条件和输运形式。为研究Ci ADS绕丝定位棒束的热工水力特性,对湍流
学位
随着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其电子系统对高性能集成电路的需求日益增长。提升集成电路的性能主要有两种技术发展路线,一是延续摩尔定律,继续减小晶体管的特征尺寸;另外是采用新兴的三维(3D)堆叠集成工艺。然而,晶体管特征尺寸的减小降低了工作电压和节点电容,导致发生单粒子效应的临界电荷减小;同时,敏感节点间距的减小使电荷共享效应变得更加显著;3D器件相比于传统的平面工艺器件具有多层敏感区,不同器件层之间的辐照
学位
本论文利用近代物理研究所提供的快重离子以及韩国原子能研究院提供的低能重离子分别对两种典型的实用化超导材料YBCO和Mg B2薄膜进行辐照,并借助多种分析表征手段对超导材料的微观结构、超导性能随辐照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重离子辐照对提升超导材料的在场载流能力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对未来利用重离子辐照技术批量化制备高性能超导材料具有参考价值。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发现了快重离
学位
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迅速发展,这也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江苏在绿色金融实践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本文根据目前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