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寻老年期痴呆痰浊阻窍证、肾虚精亏证、寒凝血瘀证三个典型证候的部分生物学机制,为老年期痴呆同病异证理论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应用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比较老年期痴呆三个典型证候模型大鼠血清、尿液中的代谢物差异,同时检测与发病机制相关的生化指标Tau蛋白、糖原合成酶激酶3β、丙二醛、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并结合观察局部海马组织病理改变。结果:老年期痴呆三个典型证候组的血清、尿液与正常组以及老年期痴呆疾病组相比均能区分开,表明各组间的代谢物存在差异。海马组织病理检查及生化指标均表现出痴呆的病理改变,除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肾虚精亏证组明显降低外,其余在疾病组及三个证候组间无显著差异,就趋势而言以肾虚精亏证组更严重。结论:老年期痴呆三个典型证候组与老年期痴呆疾病组一样,均存在能量代谢、脂代谢、糖代谢、氨基酸代谢紊乱和脏器功能受损,以及Tau蛋白过磷酸化、神经递质减少、过氧化产物增多,这些局部或小范围的平衡状态被破坏最终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衡而致疾病发生,其中肾虚精亏证组的肠道功能异常及能量代谢紊乱相对较严重,寒凝血瘀证组肝损伤明显。稳态失衡的程度不同以及脏器功能受损的侧重不同可能是相同疾病表现出不同证候的内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