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KIM-1与血尿酸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中的意义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q1499710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尿中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与血尿酸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中的意义;研究与传统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及血尿素相比,尿KIM-1及血尿酸是否更具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2015年9月15日-2016年1月31日期间收入院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共49例。按照有无蛋白尿将其分为A、B两组,A组为合并蛋白尿的孕妇共26例,B组为无蛋白尿的孕妇共23例,选取同期入院正常分娩孕妇27例作为对照C组。所有入选的患者分别于入院24小时内留取清洁中段尿5ml及肘静脉血3ml,并于标本采集2小时内高速离心(尿液标本于1500r/min离心5 min)、取上清储存于-80℃环境中备用。比较A、B、C三组孕妇年龄、孕次、产次、妊娠周数等一般情况;比较A、B、C三组孕妇的血肌酐、血尿素、血尿酸水平及阳性率;比较A、B、C三组孕妇尿KIM-1水平;分析血尿素、血肌酐、血尿酸、尿KIM-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析血尿素、血肌酐、血尿酸、尿KIM-1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1、A组、B组、C组之间的年龄、孕次、产次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妊娠周数,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于尿KIM-1的平均水平而言,A组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且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比较血尿酸的平均水平可知:A组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且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1、0.05);此外,就血尿酸的阳性率而言:A组阳性率为65.38%(17/26),B组阳性率为39.13%(9/23),C组阳性率为7.41%(2/27)。4、统计血肌酐的平均水平可知:A组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但是只有A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血肌酐的阳性率而言:A组阳性率为3.85%(1/26),B组阳性率为4.35%(1/23),C组阳性率为0%(0/27)。5、统计血尿素的平均水平得到结果:A组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但是只有A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A、B、C三组中所有患者的尿素氮水平均在正常值范围内,阳性率为0。6、血尿酸水平与血肌酐、血尿素之间成正相关(r=0.522、0.513,P<0.01、0.01);尿KIM-1浓度与血尿酸、血肌酐及血尿素之间均呈正相关(r=0.483、0.316、0.270,P<0.01、0.01、0.05)。7、通过绘制所有患者的尿KIM-1、尿酸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得到提示早期肾损伤的尿KIM-1、尿酸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6、0.763,提示早期肾损伤的尿KIM-1、尿酸临界值分别为6.826ng/m L、281ummol/L。结论:1、尿KIM-1和血尿酸是较血肌酐、血尿素而言更敏感的反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功能指标。2、尿KIM-1、血尿酸水平升高可提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加重。
其他文献
目的:  心肌肥厚增加了心律失常、心衰及死亡的几率,而心肌肥厚发生发展机制却十分复杂且并未明确。目前药物治疗心肌肥厚的作用并不理想,当前研究抑制心肌肥厚甚至逆转心肌
目的:  观察板层黄斑裂孔相关视网膜前增殖( lamellar hole-associated epiretinal proliferation, LHEP)翻转填塞联合自体血覆盖治疗退行型板层黄斑裂孔、常规内界膜(internal
研究目的:内固定手术已成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趋势,术前复位情况对内固定系统整体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文试从临床观察角度出发,分析头颈端骨块阳性支撑复位技巧对股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