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海拔高度对烟地微环境以及烤烟自身生长发育的影响,用烤烟品种K326作为试验材料,运用大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山间不同海拔高度(分别是海拔800 m、1000 m和1200 m)对烤烟田间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酶等的影响,然后分析了不同海拔高度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三个海拔高度田间空气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总体趋势表现为海拔高度800 m>1000 m>1200 m。在烤烟田间生长期间,三个海拔高度的日平均最高气温为26.4℃,最低为15.4℃。在三个海拔高度中最小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6.3%,最大的91.4%。海拔高度1200 m的烤烟田间的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海拔高度烤烟田间的二氧化碳浓度。而海拔高度1000 m和800 m处理之间烟地田间二氧化碳浓度差异并不显著。(2)三个海拔高度的烟地20 cm土层处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表现为海拔高度800 m>1000 m>1200 m。20 cm土壤处土壤的月平均最高温度出现在7月份,为25.74℃。在6月份,1200 m海拔烟地的空气相对湿度最大,而且三个海拔高度烤烟烟地的土壤相对湿度差异显著。在烟株田间开始移栽到烤烟田间移栽到90 d之间,海拔高度800 m的烤烟烟地土壤蔗糖酶活性一直处于增长的状态,与此同时海拔高度1000 m的烤烟烟地蔗糖酶活性却呈现出降低的趋势。脲酶活性在海拔高度800 m的处理烟株的大田生长期间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而其他两个海拔处理显示出逐渐降低的趋势。(3)不同海拔高度处理下,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的变化趋势均为海拔高度800 m>1200 m>1000 m。在烤烟田间移栽60 d时,海拔高度800 m的烟株的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比移栽15 d分别增加了214.9%、271.1%;海拔高度1000 m烟株的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分别比15 d时增加了333.6%和229.9%;海拔高度1200 m的烟株的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分别比15 d时增加了324.7%和239.1%。在烤烟田间移栽60 d时,海拔高度800 m烟地具有最大株高,而且海拔高度800 m的烟株株高较其他2个处理均达到显著水平;在烤烟田间移栽90 d时,海拔高度800 m烟地的烟株茎围最大,并且海拔高度800 m烟株的茎围与海拔高度1000 m的烟株茎围之间达到显著水平。(4)三个海拔高度的烤烟在不同移栽时期单株烟叶的干物质重表现为800m>1200 m>1000 m。在烤烟田间移栽30 d、60 d、75 d和90 d时,三个不同海拔高度之间的叶干物质积累量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另外,通过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的考察,海拔高度800 m的烟地烟叶上等烟比例较高,而且产值在三个海拔高度中也最高为57881.85元/hm2。(5)三个海拔处理的烟叶烟碱含量和总糖都随着烟株大田移栽天数的增加而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其中,在烤烟田间移栽30 d时,海拔高度800 m的烟叶烟碱含量高于1000 m和1200 m海拔高度的烟叶烟碱量。在烤烟田间移栽60 d时,海拔高度1200 m的烟株的烟叶烟碱量在三个海拔高度中最大。而在烟株添加移栽75 d和90 d时,处于海拔高度1000 m的烟株的烟叶的烟碱量在三个海拔高度中达到了最大。总糖含量表现为海拔800 m>1200 m>1000 m。烟叶钾的含量随着烟株大田生育期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在烤烟田间移栽90 d时海拔高度800 m的烟叶含钾量最高为2%。在烤烟进入成熟期,烟叶的钾含量和钾氯比表现为海拔800m烟地>海拔1200 m烟地>1000 m烟地。(6)通过生态因子和烤烟农艺性状以及烤烟化学成分的分析,烤烟的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株高和茎围和空气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蔗糖酶活性和土壤脲酶活性成正相关。烟叶中烟碱含量和空气湿度、土壤湿度以及土壤蔗糖酶活性呈正相关。另外,烟叶中钾含量和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温度、土壤蔗糖酶活性和土壤脲酶活性呈正相关。(7)在三个海拔高度的烤烟处理中,海拔800 m烟地的农艺性状、烟叶的干物质重以及烟叶中的钾、烟碱和钾氯比都优于其他两个处理的烟地,表明山间低海拔相对于其他两个海拔高度更加有利于烤烟的生长发育。同时气候适生性也表明山间低海拔地区更加有利于烤烟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