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潮中的国家治理困境与转型——以南海本田、南沙电装公司罢工为例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vi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讨在中国现有背景下,政府在面对工人集体行动和劳资冲突时,究竟呈现出怎样的治理方式,这种治理是否正在经历一次转型,而治理的最终结果又是什么?  因此,本文选取了广东省南海本田与南沙电装两起罢工为案例,对个案进行定性研究,揭示国家在工潮中面临的困境,并通过对政府与工会的角色转变、政府如何争取工人、政府如何将外企作为变革的实验室、政府的话语控制等四方面的展开论述,进一步展现政府在工潮中所经历的治理转型:工会作为一种非自主性介入被政府推向前台;政府对工人的传统治理方式逐渐失效,正在寻找新的行动策略;外企作为政府治理转型的实验室,一直未能被开启的加薪空间被打开;政府对工潮中话语的控制较此前更加灵活、开放。  总之,政府虽退居幕后,通过具体的治理方式达到政府所期望的治理目的。最终结果是,工人的行动目标更多地被政府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工人行动的抗争对象被巧妙的转移到劳资矛盾以及地方性、小范围的矛盾上,从而不会扩展至对更高一级政府的反抗、进而发展为大范围的政治运动。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现阶段,我国送电线路施工企业在日益发展中,已经逐渐将送电线路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当作主要的管理模式,从而为企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打下扎实的基础.对此,本文主要从送电线路
期刊
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阶级分析的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的阶级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一大批以专业管理人员和专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当代青年胸怀理想、勇于创新、开放务实,是站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新风的优秀一代,是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积极力量。然而由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
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据韩国贸易协会,1992年,中韩贸易额仅有50.3亿美元,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仅有1.2亿美元。到2010年,中韩双边贸易额已经达到1,884亿美元,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