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鼓励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农业部与财政部于2004年联合启动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中央财政逐年加大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支持力度,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及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重大进步,农机行业也取得蓬勃发展。部分农机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生产了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农机产品。但是,与农机强国相比,我国农机技术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一是产品技术水平较低,品种结构不能适应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二是生产设备陈旧,制造质量不高,生产效率低。本文将主要测算了我国农机行业的技术进步率,并研究了我国实行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促进还是抑制了我国农业行业的技术创新,以评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本研究从农机行业技术进步及购置补贴政策的视角切入分析与探讨我国农机工业企业创新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也试图为促进我国农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政策依据。本文利用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农业机械行业企业的数据,结合运用随机前沿分析(SFA)及倾向得分匹配(PSM)的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机械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实证分析结果为:(1)1998-2009年我国农机行业技术进步率平稳增长;各地区增长率有所差异,华东、华北和西南地区技术进步较快,而中南、西北和东北技术进步较慢;不同所有权类型企业的技术进步率有所差异,总体技术进步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外资<国有<民营;我国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后,享受农机购置补贴企业的平均技术进步率都低于未享受农机购置补贴企业的平均技术进步率。(2)利用PSM实证发现,2004-2009年,享受农机购置补贴企业的技术进步率显著影响低于其未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情形下的技术进步率,农机购置补贴不利于农机企业的技术进步;(3)自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抑制农机企业技术创新的强度有所下降。在总结本文主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两点促进我国农机行业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一是分散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更有针对性地选择补贴对象;二是平衡产业资源,缓解技术进步的地区及企业所有权类型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