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湖南的地方自治运动延续约三十年之久,内容宏富,影响深远。将这三十年间的湖南地方自治作一全景式观照,理清其内在发展脉络,并指出其与湖南政治近代化的联系,是本文出发点所在。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 阐述选题的角度和意义。 第一部分 维新期间湖南地方自治运动的萌芽。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起因,包括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二)内容,分析湖南主要维新事业在地方自治方面的意义;(三)影响,指出它开创全国地方自治萌芽之先河,同时也推动了湖南民众政治参与的萌芽。 第二部分 辛亥前后湖南地方自治运动的初兴。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起因,侧重于湖南留日学界对地方自治理论的传播;(二)内容,从省、厅州县及城镇乡三个级别进行分析;(三)影响,正反两方面均有论及。 第三部分 民国初年湖南地方自治运动的高潮。亦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起因,包括历史基础、现实原因和直接原因三方面;(二)内容,包括省宪舆论的形成、制宪、行宪三个过程;(三)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参与的爆发和政治权威的合理化与结构分化二方面,同时也涉及其在全国的影响。 结论部分 对清末民初湖南地方自治运动作整体描述,指出其经历了萌芽、初兴、高潮三个发展阶段,并推动湖南政治不断走向近代化。最后指出其历史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