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试规模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ver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中试规模的MBBR-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体系,首先考察了MBBR的快速启动策略及其控制因素和启动期间微生物的生长规律,然后对影响MBBR稳定运行的关键工程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一级工艺与两级串联处理工艺的运行效果,最后建立了MBBR系统的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目的是为MBBR系统处理实际废水的工程化应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考察了自然挂膜法与投加接种污泥法两种启动方式的启动效果。14天内两种启动方式均能完成反应器的顺利启动。但是采用自然挂膜法的最终生物膜浓度为1.2g/L,而接种污泥法的最终浓度为1.0g/L。2、考察了生物膜的浓度与耗氧速率及COD去除率之间的相关关系。随着生物膜浓度的增加,生物膜的耗氧速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当生物膜浓度为17.0-18.0gVSS/m2时,COD去除率达到最大值为47mgCOD/gVSS·h。3、研究了曝气量及进水有机负荷对启动过程的影响。曝气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MBBR的快速启动。3.0m3/h的曝气量(气水比为10:1)有利于生物膜的附着。进水有机负荷的增加有利于生物膜生长。4、考察了影响MBBR系统工作特性的几个关键工程因素。本实验条件下,3.5m3/h的曝气量、18±2℃的操作温度及4h的水力停留时间能获得较好的COD去除率。5、比较了一级MBBR与两级MBBR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一级工艺的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2%和10%,两级串联工艺分别为90%和40%。两级串联处理工艺有助于不同底物的分别处理。6、初步分析了MBBR系统的污泥产率。可知,污泥产率为0.12-0.23gSS/gCOD,比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污泥产率低。7、建立了MBBR系统的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以生活废水作为实验进水,温度为18±2℃,基质降解动力学方程为: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补益肺肾、凉血清肝法治疗缓解期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缓解期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方并随症加减,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媒介的融合发展可谓大势所趋,传统媒体也纷纷在新媒介环境下寻求发展出口,推出新的新闻产品。其中,"澎湃新闻"作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领域进行尝试的
P波入射到地下反射界面时,如果入射角超过临界角,透射P波可能会出现极性反转。本文首先从Zoeppritz方程出发,研究了广角入射条件下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特征,发现满足一定条
本课题采用铝型材厂工业污泥制备活性氧化铝吸附剂,属于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变废为宝的项目。与常规制备方法相比,原料成本低且不需要经过氢氧化铝的制备过程,大大降低了
本文认为,庄子和阮籍的理想人格都是追求自由和自主精神,庄子是从想象回到现实,阮籍则超越现实走向幻想。阮籍虽师承庄子,但又具时代特色
准好氧填埋场不仅能加快填埋垃圾的稳定进程,还能减少渗滤液的污染强度和温室气体产量,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垃圾处置方式。利用野外单元试验和水力学理论分析方法对准好氧
研究了不同早强剂品种、掺量对高流动性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坍落度、半小时坍落度、含气量、凝结时间随着早强剂掺量的增加而下降;单掺任何早强剂品种
目的:分析我院47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CM)患者的病例特点(基本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案)以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降低疾病的死亡率。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1日-2018年10月31日确诊为CM的住院患者47例,记录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头颅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
以硝酸银、聚乙二醇、水合肼、EDTA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3种新型钛基银电极(Ag/Ti-N2H4,Ag/Ti-PEG,Ag/Ti-PEG-EDTA)。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表明,银颗粒在基体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