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经筋辨证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31次 | 上传用户:feya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又称退行性膝骨关节病,增生性膝骨关节炎等,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骨关节疾患。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由于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2002年~2012年已被确定为我国的“骨与关节十年”,骨关节炎的研究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临床膝骨关节炎患者多存在膝关节骨质增生,使人们对该病的认识多集中到骨性改变,治疗也针对软骨及软骨下骨的骨性改变,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疗效。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与骨性改变严重程度不符,更多与关节周围组织病变相关联。这使我们的关注目光投向了关节周围组织—在中医属于经筋范畴的部位。中医膝骨关节炎多归于“骨痹”、“筋痹”、“骨痿”、“筋痿”的范畴。通过对大量古今文献的研究,我们发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从发病、生理病理表现和临床治疗都可以归于经筋病证的范畴。首先,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膝为筋之府”,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即经筋系统的功能正常决定了膝关节正常的生理活动。足三阴三阳经筋都经过并结于膝,膝关节的病变必然与经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也多与经筋系统有关。1995年国际OA专题研讨会提出OA是力学和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软骨下骨质三者降解和合成失衡的结果。虽然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膝骨关节炎的发生,但关节周围组织的力学平衡失调的因素在其中占据了绝大部分,即使生物学因素使关节软骨变性,但关节软骨的磨损乃至骨质增生的形成都主要是由于关节内异常应力的作用。经筋系统的平衡失调仍然是造成膝骨关节炎发病的最主要因素。其三,膝骨关节炎的主要症状是疼痛、僵硬、屈伸不利、肿胀等,这些表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经筋系统的病变表现。疼痛的部位主要分布于经筋的结筋病灶点,关节的僵硬、屈伸不利也是由于经筋的粘连、挛缩引起。最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如果只针对关节软骨进行治疗多是暂时的缓解症状,远期疗效不佳。而针对经筋系统的治疗,不论是锻炼肌力还是解除结筋病灶,在临床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本质是一种经筋病证。经筋疗法的核心在于辨证和治疗,作为经筋病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筋辩证适用于其诊断和治疗。经筋辨证采集信息最常用的手段是经筋手触诊察法,通过检查关节周围软组织,查找异常反应点,据此判断病变性质、严重程度等。手触诊察法是现在临床经筋疗法中运用最为广泛的诊察方法,同时对后期治疗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现代技术在经筋疗法中的运用也逐渐开展,如步态分析技术、软组织张力检测、表面肌电、人体运动影像测量等等,这些技术都是基于膝关节周围力学平衡失调这一膝骨关节炎病变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来进行检测和分析,但是这些技术尚不成熟,还需进一步完善。经筋病证的治疗从《内经》时代就有了详细的论述,由于经筋病证的关键病变是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炎症、渗出、粘连、挛缩引起的关节周围力学平衡失调,“解结”是经筋疾病的治疗总原则。临床中治疗经筋病证所用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火针疗法、理筋手法、针灸治疗、针刀疗法等等,究其原理都是通过对筋结部位的治疗,疏通经络,松解粘连,恢复关节周围力学平衡,以缓解疼痛,通利关节。经筋理论在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在临床中已较为广泛,但对其机理及其理论体系的研究鲜有报道,为了完善经筋理论体系,指导临床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我们对膝骨关节炎经筋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选取经筋疗法的典型代表—针刀松解法和电针疗法作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动物,观察其疗效,分析其作用机理;第二部分通过临床调查,总结经筋辨证规律。针刀松解法运用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剥离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粘连、挛缩,恢复关节力学平衡;电针疗法在《灵枢·官针》刺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其优势是刺激强度可控,在动物实验和对照研究中有广泛的运用,两者的治疗核心在于“解结”,都是经筋疗法典型代表。本研究通过对兔后肢伸直位制动形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用电针疗法和针刀松解法进行治疗,结果发现两种疗法均可明显改善KOA模兔的疼痛、步态、关节活动度和关节肿胀,其机理可能是针刀松解法作用于关节周围“筋结”部位,使关节周围的力学平衡得到恢复,作用于关节面的异常应力得到解除,电针疗法通过缓解关节周围组织炎症反应,使得骨关节炎的过程被中断,关节软骨细胞和胶原纤维排列和形态得到修复,局部胶原纤维结构紊乱得到改善,最终达到其治疗效果。经筋理论在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对其经筋辨证方法、特点及其规律尚未形成体系,本研究通过对临床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规范化的经筋证候调查,同时结合中医证候调查,JOA关节功能评分,分析膝骨关节炎经筋辨证的特点,以及不同经筋证候与中医证候、JOA评分的关系,以探讨膝骨关节炎经筋证候的规律。结果发现,膝骨关节炎经筋证候最常见的为足阳明经筋证型和足太阳经筋证型,各经筋证型的中医证型表现也不尽相同,总体是以肝、脾、肾虚为主,足阳明经筋、足少阳经筋和足三阴经筋以肾虚表现最多,足太阳经筋则以肝虚表现最多,足少阳经筋还有较高比例的肝郁表现,这对我们以后临床进行经筋辨证论治的时候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结合JOA评分,我们发现随着病变经筋的数量增多,膝关节功能评分降低,说明病变经筋的数量决定了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各经筋证型从疼痛、活动度、肿胀等单项指标上也有明显的差异,足阳明经筋证型各项指标表现最严重,足少阳经筋证型相对最轻,足太阳经筋证型屈伸单项指标较重,足三阴经筋证型则仅次于足阳明经筋。这对我们临床判断病情也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更说明膝骨关节炎的病情轻重与经筋证型有明显的相关性,更加印证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经筋病证的观点。本研究从理论、实验和临床的角度阐述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经筋病证实质,对其经筋病变机理,经筋辨证规律,经筋疗法的作用途径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对膝骨关节炎的经筋辨证理论体系进行了探索,为经筋疗法在临床中的运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丰富了经筋理论的内容。
其他文献
传统的客户端 /服务器模式通过请求 /响应的数据交换方式为用户服务 网格系统的目的是让用户更加方便和高效地共享和使用广域的资源 ,这可能需要改变现有的计算机系统使用模
对标准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减少 K.F 试剂中的甲醇用量,以减缓或防止缩羰化合物的生成,从而使聚酯多元醇中的微量水分的滴定终点清晰,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10%。
土地利用规划日益得到各界重视,然而由于本身仍存在诸多问题而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本文通过回顾整理相关文献,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在问题与对策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归纳总结
催化燃烧法相对于其他治理VOCs的方法优点如下:运行费用低,净化效率高,易操作,不易产生NOx、SOx等二次污染,成为处理VOCs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其中催化剂性能的优劣是决定催化燃烧技术
  作者研读了土建各领域中涉及到钢结构焊缝质量的规范条文,并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其区别与联系;通过分析焊缝的质量等级、检验等级、评定等级三个等级概念之间的关系,将设计规范
研究收集了吴银根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炎处方143首,采用聚类分析法,挖掘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分析方剂中的用药规律,常用药物有三棱、法半夏、地黄、女贞子、党参
钛合金较差的表面性能如低硬度、易发生粘着磨损,大大限制了其应用领域。激光熔覆作为一种优良的表面工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其表面性能。本文使用HL-5000型连续横流CO2气体激
应用文写作不仅是训练学生对各类应用文书阅读、写作与处理的技能,更是引导学生观念、情感、意志等内在品质的形成过程。通过重视情感目标培养,丰富教学内容,调整教学安排,创
本文论述闽江流域天然水源分布、流域水库洪水预报模型、河道相应水位(流量)预报技术、流域水库防洪错峰调度、流域天然动态蓄水量与水库防洪兴利的重要关系和发展水文预报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