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x542398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制造业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然而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是“大而不强”,制造业整体表现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创新对外依存度过强,产品低端制造、国际竞争力弱,产能过剩等,并且随着当前资源与环境的限制,以低劳动成本出口为导向、以传统资源投入、规模扩张的传统的粗放制造业发展模式也难以为继。尤其在金融危机过后,发达国家开始提出“回归制造业”,如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了“工业4.0”,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意图实现高端制造业的再次飞跃;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积极布局制造业,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因此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发达国家重回制造业和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制造业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上,党和国家多次提出,制造业发展要走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创新型和跨越式发展,这将是破解当前制造业发展困境的关键。如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指出中国的路径是要实现整个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其中智能化是主攻方向,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是主线,国家将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实现智能制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新时代的新体现,进一步解读了工业化和信息化对制造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指出要不断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一系列的政策说明,当前我国希冀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对制造业产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以此改善当前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那么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又是如何影响制造业发展呢?在这个大背景下,研究其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与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对建设制造业强国具有特殊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已有的文献上,分析了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采用协调融合发展系数法测算了我国28个省市的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然后利用面板模型,分析了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对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实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就我国整体制造业而言,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是正向推动作用,且相比其他指标影响最大;分区域来看,实证结果有明显的差异性,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对我国东部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为正,但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有一定程度的抑制影响,这可能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的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有关。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的问题,为我国不同区域的制造业产业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进而推动我国制造业产业的发展,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逐步摆脱低端制造业的恶性循环,以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
其他文献
在简单介绍∑2矩阵模型的基础上,以一个应用实例为对象,对∑2矩阵模型的建立、查询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提出一些可能遇到的同题和困难,并同时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和策略.
<正> 1 信息技术面临新的挑战 如今,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播几乎影响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数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世界文化遗产日是6月11日。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越发进入到人们的视野。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
随着网络的发展,在个人计算机与I/O终端设备之间,将会有大量的图像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由于网络资源的有限性,其他的网络服务将会受到影响.文章通过Java程序实现图像数据传输及
讨论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需求变化,分析了图书馆员在新环境下的素质要求,提出了用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
对虚拟现实技术及其软、硬件开发平台以及虚拟现实应用系统的一般开发思路进行了介绍,针对某型复杂装备,详细阐述了利用Vega工具开发虚拟操作训练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构成及
优化我国长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使用比例,是新常态下能源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天然气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其兼具能效高、安全
在欧洲展会上遭遇知识产权人的狙击,是很多赴欧参展的中国企业挥之不去的心头阴霾。两位实战经验丰富的德国律师应本刊之邀,为中国企业开出应对良方。提交保护信函是最为有效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因应裁厘需要,开始正式征收营业税。依营业税法规定,该税本应由税务机关直接征收。但在当时之条件下,地方政府及工商团体竟不顾中央禁令,私下签订包征协议,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