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大鼠Angiopoietin2/tie2的动态表达及其与血管新生的关系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心肌梗死大鼠模型,检测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及受体tie2在大鼠心肌梗死后的表达变化,观察心肌梗死后梗死周边区域新生血管的形成情况,并探讨Ang2/tie2与血管新生的相关性。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80只,分为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组(MI组),每组各40只。MI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只在左前降支穿线,不结扎。分别于术后1d、3d、7d、14d、28d五个时间点,每组随机取8只处死,留取大鼠血清、梗死区域及梗死周边区域心肌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Ang2/tie2的表达,超声心动图评估大鼠心功能,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中Ang2及tie2的表达,测定梗死边缘区CD105的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1)超声心动图结果示MI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大(P<0.01),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P<0.01);MI组术后14d较术后3d LVEF与LVFS均上升(P<0.05),LVIDd下降(P<0.05)。(2)ELISA检测结果示除术后1d组外,其余各个时间点MI组血清Ang2与tie2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MI组从术后1d到术后28dAng2的表达依次升高,相对于术后1d组,3d、7d、14d、28d组Ang2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术后3d组相比,7d组及14d组Ang2的表达量虽有一定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8d组Ang2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tie2的表达在术后3d组略上升,7d组稍下降,相对于1d组均无显著升高(P>0.05),在14d及28d时明显升高(P<0.01)。(3)免疫组化结果示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细胞可见Ang2与tie2在各个时间点均仅有少量表达;而MI组可见Ang2与Tie2蛋白大量表达,阳性着色较假手术组明显加深,且随着时间的延长,Ang2的表达逐渐增多;tie2的表达在术后1d、3d、7d时无明显变化,在术后14d、28d时明显增多。(4)各个时间点MI组大鼠MVD均较假手术组增加,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组大鼠从术后1d到术后7d MVD逐渐增加,之后维持在同一水平。结论:Ang2/tie2在心肌梗死后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与梗死边缘区新生血管数量呈正相关,提示Ang2/tie2可能有利于心肌梗死后早期新生血管的形成。
其他文献
目的:   1.在建立家兔真菌性角膜溃疡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对左眼角膜病灶行局部冷冻术,然后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其真菌的超微结构改变,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冷冻治疗提供可靠
目的:目前认为心脏射频消融会导致心脏自主神经的损伤。本实验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的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前后倾斜试验结果的变化,研究射频消融术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