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后,人口郊区化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分布的主要趋势,在中国1980年代以来部分大城市也出现了中心城区人口分散的人口郊区化趋势。对城市人口分布变动和人口郊区化的研究是近年来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而利用人口分布模型研究城市人口分布与区化也是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后,梳理了人口分布与郊区化的有关理论,在上海市第四、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分析并模拟了1990年代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动模式和密度模型,探讨上海市人口分布与郊区化规律,并与北京进行了比较。 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内容、研究方法,介绍国内外对人口郊区化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从理论上探讨人口郊区化的概念、相关理论、度量方法,为第三章的实证研究做好铺垫;第三章以上海为例,实证分析了1990年代上海人口分布与郊区化,并对1990年代上海人口密度分布进行了单中心和多中心两种情况下的函数模拟,探讨了上海人口分布与郊区化的特点和规律:第四章利用已有的研究资料,考察了1990年代北京城市人口分布与郊区化,并与上海做对比分析;第五章为本文结尾,得出本文的结论,并探讨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文的主要结论(1)1990年代上海人口分布变动的模式是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边缘区和近郊区人口大幅度增加,远郊区人口略微增加:(2)单中心模拟表明Clark模型是模拟城市中心区人口分布的最优模型,在除中心区外的其他几个区域的人口分布模拟表明,Smeed模型最优,而且随着研究地域的不断扩大,Smeed模型的模拟优度不断增大;(3)多中心模拟表明,1990年上海人口分布有两个次中心,多中心结构已经出现,但刚刚发育,很不明显:2000年上海人口分布有6个次中心,多中心的结构已经比较明显,但是次中心大多分布在城市的中心城边缘区,次中心在全市人口分布中的作用还不大,说明多中心结构发育不成熟;(4)与北京的比较表明两城市在1990年代人口分布变动有相同模式,人口分布模型模拟证明对于城市中心区而言Clark是最优模型,而随着地域扩大,人口分布的最优模型变成Smeed模型,并且拟合优度有随地域扩大而变优的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