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艺术的发展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作为从科技中衍生出来的视觉影像艺术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以碎片化的视觉影像用蒙太奇手法人为的将断裂的时空进行再造,从而创造出了独特的影视时空,正是由于电影艺术的进步和电影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电影对现实空间的塑造具有了极大的创作自由。电影的可视化特性使学者们开始从电影时间中跳脱出来将重点放在了电影空间性的探讨上,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流行视角。观众对电影艺术的认知源于生活,在对电影空间的探讨中无论是现实空间的再现还是想象空间的构建都暗含着人们对社会政治、生产生活和文化心理的隐喻。本文以姜文创作的六部电影作品为研究文本运用文献阅读法、文本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方法和实用批评分析方法,以空间理论、超现实主义理论和文化研究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姜文电影中的超现实主义空间从哲学、社会学和艺术学角度进行系统论述和文本剖析,进而探讨姜文导演对国产电影空间形式的开创性。文章结构以绪论开始,主要内容分为四个章节。绪论部分以CNKI.NET为主要数据库来源遴选了与姜文电影、空间和超现实主义的相关论文,对这些文本进行了主题归类和内容分析,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概念界定梳理。第一章主要针对笔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从哲学角度运用列斐伏尔等思想家的空间理论探讨了姜文在基于现实情境中所创造的超现实主义空间,从地理共振峰、视觉共振峰和阳刚崇拜共振峰三个角度来揭示姜文电影中的超现实主义空间。第二章从日常生活批判的文化研究视角来了解姜文电影创造的电影空间与社会空间关系的微妙平衡,以及他所创造的特殊空间主体对影片空间的想象性占据和能动作用。第三章将重点放在了身体和空间的关系上,身体空间作为姜文电影超现实主义空间创造的特殊形式,借用身体哲学的效用创造性的突出了身体空间在超现实主义空间建构中的独特功能。第四章将超现实主义和现实情境相结合分析这两者在姜文电影中的缝合,以期探讨其超现实主义空间的创造对传统电影空间观念的创新和挑战。希望本文能借对姜文电影超现实主义空间的探究为国产电影空间形式的创新和研究开拓一个新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