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五味骨疽拔毒散外敷治疗湿热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探讨本病的发病机理,为五味骨疽拔毒散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依据标准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结合症状体征,未达手术指标,患者自行要求保守治疗。将全部入选患者按其就诊顺序,根据随机性原则分为治疗组(骨疽拔毒散组)和对照组(扶他林组)各30例。所有受试患者均遵循健康教育,减少上下楼梯、登山等膝关节负重活动,同时每天进行直腿抬高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每次30分钟,一天2次。治疗组予五味骨疽拔毒散外敷,每晚1次,1次100g,每次8小时,连敷4周;对照组予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每天3次,1次挤3-5cm,连续4周为一个疗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疼痛感觉评分(VAS疼痛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膝关节径围、血沉、CRP、血清IL-1β含量变化及治疗3个月后随访情况,对所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等具备随机性,经统计学检验后,P>0.05,无显著差别,有可比性。2.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及3个月随访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在改善膝关节疼痛方面,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但3个月随访,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3.Lequesne指数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及3个月随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膝关节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4.膝关节径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促进膝关节肿胀消退方面治疗组疗效更佳(P<0.01)。5.血沉、CRP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沉比较(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比较(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在降低血沉、CRP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6.IL-1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IL-1β含量比较,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降低IL-1β含量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他林和五味骨疽拔毒散对膝骨性关节炎均有疗效,但五味骨疽拔毒散外敷对改善湿热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体征具有更大优势,患者关节疼痛减轻、肿胀消退、关节功能评分改善、炎症指标下降更明显,且此治疗方法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