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人居环境评价——以山西省晋城市为例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g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型城市顾名思义指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由此决定了城市要发展必须依靠资源开发,与此同时资源的开发必定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由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往往呈现出缺乏系统的城市规划,以及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和困难,从而影响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以山西省晋城市为例进行研究和探索。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城市人居环境的理论研究逐渐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重视,尤其是资源型城市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资源型城市要想打造宜居城市,必须在转变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城市规划来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论文首先分析课题研究的历史背景和政策背景以及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挖掘出晋城市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优势和弱势,在系统总结晋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选取了居住条件、城市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可持续性四个一级准则,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然后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对各指标数据进行综合计算,得出2004年到2011年晋城市人居环境平均增长率为8.8009,落后于同期GDP增长率,由此得出晋城市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不相适应,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晋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论文选题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实用性,对晋城市今后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空间数据共享主要涉及空间信息的获取、空间信息框架、空间信息的集成、融合以及互操作等。要实现地理信息共享,必须首先具备政策组织体系、技术及标准体系和作为共享对象的地
为研究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水面变化的影响,利用构建的鄱阳湖二维水动力模型,按照规划中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调度方案,通过丰、平、枯典型年份的情景模拟,分别从湖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掀起了发展海洋经济的新高潮。围填海是近岸海域的热点用海方式。围填海在给人类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近海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全球一体化态势愈发明显,各种资源要素跨区域运转的速度不断加快,全球经济重心开始向沿海港口城市转移。据统计,世界沿海地区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3%,却分布有世界2/3的大城市,一些